弥天一滴水,何处是曹溪。
若作声来解,还成瞪发迷。
白云遮刹远,翠竹向檐低。
是物元非物,庄周未可齐。
次韵练定祥符听法。唐代。晁补之。 弥天一滴水,何处是曹溪。若作声来解,还成瞪发迷。白云遮刹远,翠竹向檐低。是物元非物,庄周未可齐。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思西弟。宋代。刘黻。 栖栖梅岭下,禁足老僧如。白发双亲泪,青灯一纸书。应门犹看汝,强饭莫思予。何事成乖隔,低头愧荷锄。
城楼暮霭 其五 西圃晚眺。元代。许有壬。 秋容淡淡映疏云,聊向苍苔散屐痕。欲采紫芝心万里,斜阳尽处是昆崙。
读孟郊诗。清代。诸锦。 东野穷不彻,五十得一官。行吟狎簿书,出郭不整冠。咸池三百篇,风景擢古肝。或言层冰清,亦谓万松乾。我疑苍龙精,飒飒照匣寒。
堕泪碑。宋代。林希逸。 叔子今何在,风流缓带时。伤心因睹物,堕泪遂名碑。剥落银钩古,凄凉玉箸□。生前驱万马,身后立双螭。人物襄阳记,莓苔太白诗。羊公岂无德,戎衍却堪悲。
次韵探梅首尾吟。宋代。方岳。 三花五蕊把春来,缟袂谁将玉尺裁。世外风烟甘寂寞,胸中冰雪自崔嵬。提壶东阁诗仍在,检点南枝暖独回。已办藤溪泻寒月,三花五蕊把春来。
咏物十首 其八 鸦。清代。蒋春霖。 吉语世所喜,尔音胡不祥。任鹰饥攫肉,有马病生疮。古木聚寒影,高城背夕阳。无枝飞又懒,星月正微茫。
三月三往大云山车中作踏青诗。同者霞伢、九姑。。卢青山。 两年皆作踏青诗,去年不踏今踏之。三月三正万菲时,圈中不出岂非痴?清明昨尽死者思,生者骀荡草摇飔。太阳未出露未晞,通衢人满落鲜曦。我来见此意先驰,红裳绿服斗花姿。岂必更摘枝葳蕤,花不解语此能词。车中邂逅如旧知,接谈继语无少疑;我嗟古来参商齐,人中隔胲固城池;春有巨力通心机,势如长刀破竹枝。一车喧笑喷窗楣,路人回首皆讶奇。旭日曈曈立山欹,红瞳逐笑随车追。我劝众女笑休飞,人间百景待人怡。春未及见已如此,山中倘至更安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