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南湖采舫嬉。还思北渚与岚漪。圆荷盖水垂杨暗,鸂鶒鸳鸯总下时。持此意,遣谁知。清波还照鬓间丝。西楼重唱池塘好,应有红妆敛翠眉。
鹧鸪天·欲上南湖采舫嬉。唐代。晁补之。 欲上南湖采舫嬉。还思北渚与岚漪。圆荷盖水垂杨暗,鸂鶒鸳鸯总下时。持此意,遣谁知。清波还照鬓间丝。西楼重唱池塘好,应有红妆敛翠眉。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示杨仲质。宋代。释印肃。 谁识一微尘,於中藏本佛。时时常放光,照烛一切物。只许信心人,在处无轻忽。这回味未应,不离金刚骨。逢本分钳锤,煆成非外物。
江汉泛舟图为叶润臣阁长题。清代。龙启瑞。 武昌官柳初飞绵,汉南春水高拍天。鸣钲伐鼓递相和,市楼歌管声喧阗。夹江城郭半隐见,沈沈万井腾炊烟。夜来月上波浪息,画艇叶叶如秋莲。红镫照我过江去,远闻黄鹤一笛来飞仙。商妇倚船弄弦索,估客买醉抛金钱。人间风月几曾见,定与吴会争新妍。壮游十载不到此,远闻一炬焦可怜。披图令我惨不乐,知子有意归无缘。忆昨金田起妖鸟,烽火远照湘漓间。一朝燎原势莫止,坐令鄂渚飞腥涎。跨江为梁岂天意,艨艟大舸遭絷牵。丛台歌舞昼寂寂,荆棘屡变桑麻田。疆场无人貔貅老,毒雾不散龟山颠。金陵东望亦如此,繁华浩劫真相连。春风汀洲花欲然,碧波芳草纷葱芊。眼前好景归不得,卧游凝涕独潸然。鲰生三宿心拳拳,亦有梓里遭时艰。何年置身图画里,一棹径刺潇湘船。
晚上南山观烧。元代。范梈。 渡口向寥阒,夕晖生翠屏。随风初绕电,翳雾忽如星。鸟兽蒸宜遁,柴扉照不扃。闽都春始过,雨洗合重青。
立春日马上遇黄国宝应犀。元代。方回。 连宵好梦频,二喜集佳辰。晓霁逢春日,山深遇故人。立谈询近事,小酌叩荒邻。暮宿东松寺,吟眸处处新。
送余刺史宝冈秩满入觐即次留别元韵 其四。清代。觉罗四明。 尝读月令记,孟秋缮囹圄。三年一空之,仁政群嘉予。汪汪千顷波,湛恩殆如许。达尊遍海陬,津津数德齿。况予托素心,能无感独处。
程伯禹母夫人挽诗二首 其一。宋代。吕本中。 久矣闺门秀,端如玉在渊。相夫成令德,教子作名贤。遽逐秋风尽,空令莫景迁。伤心江左地,松柏闭新阡。
春试后姜如须见过赋赠。明代。黎遂球。 苑西禅寺阁重重,箧有儒书远近宗。香喷玉河朝蘸笔,月回金阙夜吟钟。题门字几疑凡鸟,怀刺名应辨一龙。同值尧蓂闰正后,赋成何以颂乾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