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天汉津。恍如梦觉空江暮。云雨无踪珮何处。君非玉斧望归来,流水桃花定相误
相误。空凝伫。郑子江头逢二女。霞衣曳玉非尘土。笑解明珰轻付。月从云堕劳相慕。自有骖鸾仙侣。
调笑。唐代。晁补之。 鸾天汉津。恍如梦觉空江暮。云雨无踪珮何处。君非玉斧望归来,流水桃花定相误相误。空凝伫。郑子江头逢二女。霞衣曳玉非尘土。笑解明珰轻付。月从云堕劳相慕。自有骖鸾仙侣。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五溪杂咏二首 其二。清代。陆次云。 挂帆将匝月,犹在乱流中。野豕能飞箭,江豚善拜风。安危凭激浪,行止信孤蓬。影落南天外,飘零望断鸿。
墨池怀古。宋代。杨蟠。 书画尝闻晋右军,当时深遁乐天真。空山寂寞人何在,一水泓澄墨尚新。灵连也思轻印绶,季鹰还解忆鲈莼。高风夐古应相照,共是知几此避身。
连日以目疾不能躬课子侄辈枕上成四十言粗明汲古之意以勉之。宋代。李光。 文史三冬足,窥寻究始终。夜窗捐末事,岁计见深功。古井家家有,灵泉处处通。随身具修绠,取给自无穷。
送王文学还武昌时以陈从训书至。明代。胡应麟。 问姓曾惊座,藏名类接舆。到偕京口雁,归趁武昌鱼。竹素千秋上,芸编万帙馀。相逢不成醉,天末意何如。
次唐彦猷顾亭林韵。宋代。汪思温。 云间更深处,独见古人居。想像风猷远,荒寒景物疏。书成千卷帙,往事一邱墟。唯有清名在,流行百岁馀。
鼾睡 其四。明代。王夫之。 挍书如萚埽难穷,且自埋心白昼中。为报泉台旧知己,侬非刘向与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