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巧处属僧家,随分生涯度岁华。
莫待藤萝满山月,时来倚杖数昏鸦。
寄题悠然阁三绝句。唐代。张元干。 登临巧处属僧家,随分生涯度岁华。莫待藤萝满山月,时来倚杖数昏鸦。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将发泗上。宋代。赵鼎。 客里寻欢岂易谋,牢歌谁与散幽忧。可怜伧父双蓬鬓,长寄吴侬一叶舟。陶令早知今日是,庾郎能赋此生愁。残年流荡归无处,兰芷潇潇江上秋。
送陈仰坡景仁昆季八首 其六。明代。张子翼。 横经彻夜多程石,草阁从人数问奇。满座春风来玉案,一天时雨下莲池。
奉题时帆先生溪桥诗思图用覃溪师韵 其一。清代。江德量。 水流云在意,同此证初心。选石坐春昼,惜芳穿故林。别惊诗力健,豪忘酒杯深。得句时还读,琅琅和素琴。
送独孤秀才下第归太白山。唐代。陆畅。 逸翮暂时成落羽,将归太白赏灵踪。须寻最近碧霄处,拟倩和云买一峰。
为王钦若作命书。宋代。曹谷。 七十年中一一加,弄珠滩上事堪夸。碧油幢下闻啼鸟,千日招还上汉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