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端结阁小跻攀,四面岚光绕曲栏。
佛法本来南北异,个中北望见南山。
寄题悠然阁三绝句。唐代。张元干。 林端结阁小跻攀,四面岚光绕曲栏。佛法本来南北异,个中北望见南山。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追次文公先生岁莫燕集韵 其一。明代。方孝孺。 灵台湛无为,一念寂不起。外物纷相交,飞扬千万里。哲人善操养,渊澄复山峙。所期天爵脩,讵以贫贱耻。岂无华轩客,膏粱饫顽鄙。道义竟无闻,放浪徒自喜。滔滔从俗化,悄悄为谁美。知言世所难,感叹何时巳。
浣溪沙。宋代。葛胜仲。 通白轻红溢万枝。浓香百和透丰肌。丹山威凤势将飞。玉镜台前呈国艳,沈香亭北映朝曦。如花惟有上皇妃。
十二日会东亭三江举杜韵各赋。明代。顾清。 瞢腾十日春光里,又到东亭把酒时。馀寒勒雨强作雪,东风荡柳欲成丝。气序暄凉催旦暮,路岐南北有欢悲。尊前且莫思閒事,满眼莺花总要诗。
载酒堂。明代。郑廷鹄。 榔花烟里钓池前,逐客风流尚俨然。青海瓮云嗟往事,玉堂春梦慨当年。问奇卓有渊明句,漉酒独传真一篇。千载瞻依竟何处,绿阴祠下草芊芊。
以露雾风烟月晴雨江山雪为题咏梅十首 其九。元代。周巽。 臞仙在何许,晦迹隐孤山。遥想沈吟处,亭空鹤未还。
满江红 阑干。同外作。清代。陶淑。 数处回环,把十二、画屏围上。恰依住、粉墙半角,绿窗一桁。夜静有时人小凭,月明惟听钗传响。记春时、几度落花轻,闲同赏。纤云护,微风荡。回廊隔,平台傍。爱纸鸢欲堕,游丝低网。垂柳半遮红不锁,荒苔无奈青初长。怕莺啼、苦被小句留,心还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