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枫。吴江风。索索秋声飞乱红。晚来归兴浓。
淮山西,淮山东。明月今宵何处同。相寻魂梦中。
长相思。唐代。王之道。 吴江枫。吴江风。索索秋声飞乱红。晚来归兴浓。淮山西,淮山东。明月今宵何处同。相寻魂梦中。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米元章甘露诗帖赞。宋代。岳珂。 公尝有净名之诗曰:殷勤雇景物,为尔老南徐。考乎此篇,则出无晴雨之待,观无阴霁之殊。昼呼竹舆,暮咏归涂。既不舍于斯须,共必迩于海岳之故庐。如曰易砚山之宝储,登楼平章,维王及苏,自西徂乐,乃犹奠居。此所谓舍其旧而新是图,予固因以验予记与跋之皆不诬也。
读战国策。宋代。周麟之。 从人为从六国强,横人为横六国亡。悲夫不用摈秦计,从以委肉强虎狼。一朝秦甲下函谷,指挥朝魏如群羊。坐令不费一只矢,山东千里无金汤。我窥尘编三太息,诸候自覆非秦力。纷纷二百四十年,说士游谈空满籍。我将西上吊兴亡,南山自有能言石。
周公美载酒风过以长句见谢意。宋代。陈文蔚。 门前题凤风何薄,雪夜回舟意未真。谁似松溪弄明月,兴来载酒访幽人。扣舷牛渚盟当践,落帽龙山红又新。况有梅花凉玉雪,暑窗容我日为邻。
九日元兴岩登高。清代。林应运。 翠屏岩上景奇哉,突兀山头眼界开。紫岭石疑乌帽落,碧空云想白衣来。倾觞可养双颐晕,对菊还怜百草颓。九日登高人尽醉,不知何处是天台。
九月望日燕集蓉湖舟中因登惠山得洞字。清代。邹士夔。 龙山接胜游,群贤蔚鸾凤。高歌素侣多,小桨轻帆送。秋色草际浮,月华湖上动。乘醉复扪萝,同过若冰洞。
送龚侍御性之赴南都。明代。谢榛。 万里天风吹铁冠,三吴秋水正漫漫。匣中星动剑光白,帆外霜飞江色寒。鸿雁早传瓜步信,芙蓉还傍石城看。南都赋就应相忆,明月孤樽坐夜阑。
白鹤禅寺。宋代。汤乂。 旧隐神仙宅,空王殿阁深。炼丹烟已冷,入竹路难寻。峰迥箫吹玉,溪寒石点金。灵源双瀑布,千古得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