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满陂塘草满川,望中茅屋起孤烟。
十年不踏安丰路,遂与清淮作次边。
安丰道中。唐代。王之道。 水满陂塘草满川,望中茅屋起孤烟。十年不踏安丰路,遂与清淮作次边。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夏大水。明代。谢复。 冥冥十日雨,浩浩势襄陵。旷野洞庭阔,平畴沧海深。鱼龙迷故宅,鸟雀觅高林。出壑玄蛟舞,凌波小舸沉。夹山田变谷,虚市米增金。野哭闻人溺,楼居怕水侵。此情谁与诉,搔首独长吟。
宿真元观。宋代。陈深。 汎汎春风湖上舟,幽寻不觉到瀛洲。碧桃花落门前地,翠柳阴垂水际楼。半夜鹤鸣松院静,一天星照石池幽。瑶林疑有神仙隐,顾得相从物外游。
和唐户。宋代。姜特立。 世事每多违,苦心终眷眷。功名等抟沙,岁月如奔电。古人竟何许,厚禄良难恋。冥鸿已高翔,归翼方知倦。
赠汪莘叔野。宋代。吕本中。 汪子宦不达,四海漫声名。有弟极磊落,气宇和而清。三冬文史足,十年书剑成。出言见瑰颖,府库森五兵。于身则已拙,泛如池中萍。轻肥置度外,辛苦抱遗经。乃知佳子弟,必由贤父兄。念子初来时,我方疾病撄。相从四寒暑,所历不可听。昏昏醉梦里,得君时一醒。拥炉共残火,软语当杯铛。君亦不我厌,为我双眼青。勿云躯干小,气吞横海鲸。悬榻念文举,开径忆渊明。二子风流远,感君兄弟情。穷通有时节,此士尔勿轻。
送张永清下第南归。明代。张宁。 长安花落莺声老,送别都门心草草。白璧由来惜暗投,俗眼相看不知好。读书十载未成名,落日辞家仗剑行。飞腾已遂丈夫志,离别无为儿女情。黄金高台插天起,台下行人思郭隗。千里元从骏骨来,躁进纷纷徒已尔。负郭田荒草蔓滋,嫂不停机妻不炊。一朝唇颊惊六国,腰间金印何累累。纵横游说非吾有,汗简功名在人手。干将未出狱中泥,犹有神光射牛斗。出门有碍情悽恻,不是长安看花日。进退枯荣事偶然,欣戚何须动颜色。冠盖相逢自有期,君归应惜少年时。浮云流水天涯路,回首令人千万思。
当涂郡有脱靴亭以谪仙采石得名乃绘之图而赞以诗。元代。贯云石。 锦袍兮乌帻,神清兮气逸。凌铄兮万象,麾斥兮八极。我思古人兮李太白,孰为使之朝禁林而暮采石也。其天宝之嬖倖欤,公则何所于欣戚。
病中突接辛浦通守弥留之书为之一恸 其二。唐代。全祖望。 悲秋我已化龙钟,眠食支离百感攻。不料为君添涕泪,夜窗于邑和寒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