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细通何处。柳溪新雨。清风十里送篮舆,行不尽、山无数。
一簇楼台窣堵。老僧常住。悬知俗客不曾来,门外苍苔如许。
玉连环(题载安僧舍)。唐代。王之道。 流水细通何处。柳溪新雨。清风十里送篮舆,行不尽、山无数。一簇楼台窣堵。老僧常住。悬知俗客不曾来,门外苍苔如许。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英州道中寄大兄 其二。清代。王世琛。 十年惭负土,万里客炎荒。洒竹无枯泪,听猿有寸肠。故乡秋水阔,归路岭云黄。何处牛眠好,愁心日又长。
月照梨花(闺思)。宋代。陆游。 霁景风软,烟江春涨。小阖无人,绣帘半上。花外姊妹相呼。约樗蒲。修蛾忘了章台样。细思一饷。感事添惆怅。胸酥臂玉消减,拟觅双鱼。倩传书。
幂幂苍烟护小桥,回峰斜引上方遥。归禽邀日沈平楚,宿露泠风润绿蕉。
白发共怜镫影瘦,青山未遣泪痕消。凭君昨日山阳笛,吹彻寒冰慰柳条。
宿别峰庵庶仙策杖来慰时方从哭送先兄归垄返。明代。王夫之。 幂幂苍烟护小桥,回峰斜引上方遥。归禽邀日沈平楚,宿露泠风润绿蕉。白发共怜镫影瘦,青山未遣泪痕消。凭君昨日山阳笛,吹彻寒冰慰柳条。
题唐山夫人房中乐后 其一。唐代。全祖望。 县官粗解风云曲,岂有媕通群雅才。一自朱弦三叹后,楚歌巴唱尽舆台。
樱桃。明代。王士骐。 小鸟枝头啄欲残,美人珍惜捲帘看。霞烘的的珊瑚碎,露洗垂垂琥珀寒。素面相逢浑似醉,朱唇半吐欲成丹。若教纤手和烟折,也胜官家赤玉盘。
贺新郎 又赠歌儿阿苏。清代。王策。 照眼琼枝秀。按红牙、行云遏尽,月华如昼。八尺珠帘花著地,烛影仙仙舞袖。立顾曲、周郎之后。解赏晓风残月句,压铜喉铁板皆低首。真慧性,世希有。便须一曲倾三斗。判今宵、为伊醉倒,绿窗醇酎。我有三生无穷恨,待谱新词相授。烦细演、伤心红豆。唤得春风重到眼,只生花笔与生香口。收旧泪,再呼酒。
八月九日巴河阻风答孟原佥宪。明代。蓝智。 江湖万里喜同游,漫向巴河滞客舟。茆屋谁家还白酒,菊花明日又黄州。故园风雨生秋梦,上国云山入暮愁。赖有故人相慰藉,灯前谈笑亦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