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曈曚雨弄晴,山头小立听溪声。
不惊赤日雷霆吼,但怪青天雪雹鸣。
气逼衣裳秋暑薄,光摇林薮午风轻。
法身清净元无垢,何用临流更濯缨。
题四祖山瀑泉亭。唐代。王之道。 云影曈曚雨弄晴,山头小立听溪声。不惊赤日雷霆吼,但怪青天雪雹鸣。气逼衣裳秋暑薄,光摇林薮午风轻。法身清净元无垢,何用临流更濯缨。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送友人赴天台幕。宋代。贾收。 天台仙籍上,又见姓刘人。入幕红莲晓,趋庭彩服春。鱼多知海熟,药少觉山贫。太守乡儒丈,何妨婉画频。
燕归茅屋草芊绵,节物方惊海外偏。风扫落花春寂寂,雨添幽涧水涓涓。
腊醅每谢邻邦馈,北果来从贾客船。胜日漫逢聊一笑,白头那问岁时迁。
人日偶得酒果因与客饮成鄙句并纪海外风物之异。宋代。李光。 燕归茅屋草芊绵,节物方惊海外偏。风扫落花春寂寂,雨添幽涧水涓涓。腊醅每谢邻邦馈,北果来从贾客船。胜日漫逢聊一笑,白头那问岁时迁。
奉旨回任途中寄同学诸友 其二。明代。梁维栋。 入觐天颜喜气豪,扬鞭载道晓鸡号。皇恩浩荡江河阔,圣德照回日月高。旅伴几无鲍叔友,衾寒谁赠范生袍。归来得聚同堂乐,知己相逢惜二毛。
眼儿媚 忆故园作。明代。宋琬。 朝来沽酒典春衣。梅子雨初肥。杜鹃言语,枝头教诲,道不如归。十年踪迹沙鸥是,负却旧渔矶。邻翁相候,山间茅屋,松下柴扉。
挽顾公子二首 其二。明代。皇甫汸。 劳生归是息,委化寿非材。未果山公识,翻同鲤也灾。萤飞无散帙,麦尽有空台。叹惜灵光赋,将谁属草来。
相和歌辞。相逢行。唐代。韦应物。 二十登汉朝,英声迈今古。适从东方来,又欲谒明主。犹酣新丰酒,尚带霸陵雨。邂逅两相逢,别来间寒暑。宁知白日晚,暂向花间语。忽闻长乐钟,走马东西去。
重阳前一日寓宝严寺。明代。徐熥。 为怜秋色满禅房,回首家山几断肠。季子黑裘淹岁月,潘郎青鬓怯风霜。天涯佳节愁中过,上界钟声梦里长。飘泊异乡知己少,明朝谁泛菊花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