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已老死,谁为问遗经。石箧渐以散,藜光犹然青。
故人扶大雅,古谊照晨星。一瓮玉醅酒,残编细细拎。
檗斋来鄞谒监司饭予双韭山房惓惓万八先生遗书可感也。唐代。全祖望。 扬雄已老死,谁为问遗经。石箧渐以散,藜光犹然青。故人扶大雅,古谊照晨星。一瓮玉醅酒,残编细细拎。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送沈教谕 其一。元代。陈樵。 师友渊源正,公卿誉望扬。乡闾仍未达,世事故堪伤。汗竹秋檠短,羹芹午饭香。祇愁双鬓发,容易染清霜。
雨花台。宋代。唐仲友。 竟夕飞花一尺围,今朝晴色荷神禧。共寻萧寺因乘兴,直上高台是爱奇。鳷鹊余寒通北极,凤凰斜照落西垂。诗成似得江山助,莫遣金陵胜侣知。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宋代。黄庭坚。 古人有成言,岁暮于吾子。斧挥郢人鼻,琴即锺期耳。新诗凌建安,高论到正始。徒言参隔辰,未负石投水。
和弟邦佐邦达贺得节 其二。宋代。姜特立。 吾祖平生学苦空,至今馀庆尚重重。佳城气象年来别,秀出南屏第一峰。
送蔡巨源参政。明代。文徵明。 廿年湖海漫相知,再见都城总别离。旅客倦游常卧病,使君王事有程期。清风万里闽山节,明月孤舟潞水思。尘土欺人双鬓短,不知何处更论诗。
叙州怀古·两江口道中。清代。邱晋成。 竹舆才下最高峰,乱峡回环又几重。人带晓烟穿古道,天留残雪在孤松。林间霜叶飞红蝶,石罅银涛吼白龙。回首山中读书处,寒云锁断碧芙蓉。
勉都干权君。宋代。黄干。 长安城中豪俊林,锦鞯玉勒驰骎骎。入门朱粉誇妙丽,出门青紫争浮沈。东有问医西问相,君独燕坐钩其深。冰眸一睨穷达判,刀剂不许寒暑侵。长安城外天阴阴,行人驻马为悲吟。高坟崔嵬葬白骨,安得不死腰黄金。世间万事何足恃,祸福倚伏常相寻。渠侬自愚君自强,谁肯一笑忘华簪。蜀人卖卜严君平,垂帘闭肆穷古今。逢人但说忠与孝,自有达者能知音。察形察色君所解,直须洞烛贤愚心。屈伸寿夭亦命尔,公平正直神所钦。
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芳桂坞。明代。高启。 欲攀淮南树,人去山寂寞。袅袅凉风生,疏花月中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