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此去有几里,闻道祇园近布金。但恐钵中无客饭,止期经宿谢知音。
欲过大乘先寄祖灯禅师大乘甚贫新开堂。唐代。李之仪。 大乘此去有几里,闻道祇园近布金。但恐钵中无客饭,止期经宿谢知音。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宫词补遗 其二。宋代。武衍。 牡丹春籞正秾华,有旨今年不赏花。剪落金盘三百朵,内批分赐近臣家。
秋扇行。唐代。李兼。 忆当九夏初,恒御君王手。西风飒然至,持用焉能久。人情易变如三秋,君恩覆水不可收。藉使凉飚夺炎热,感陨此身终不绝。
和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次韵。宋代。苏轼。 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卢子不须従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二虫君不见水马儿,步步逆流水。大江东流日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君不见鷃滥堆,决起随冲风。随风一去宿何许,逆风还落蓬蒿中。二虫愚智俱莫测,江边一笑无人识。
和方虚谷二首 其二。元代。陈栎。 天壤一虚叟,见之梦寐中。岂必真及门,私淑恩何穷。易说晓棂白,诗编夜檠红。终然欠参请,小草依松风。
海云寺口占。明代。谢长文。 入林始觉谐山性,出世幽怀悔已迟。岁月易过人易老,忙忙何处是归期。
谢崔致君饷天花。宋代。朱弁。 三年北馔饱膻荤,佳蔬颇忆南州味。地菜方为九夏珍,天花忽从五台至。崔侯胸中散千卷,金瓯名相传云裔。爱山亦如谢康乐,得此携归岂容易。应怜使馆久寂寥,分饷明明见深意。堆槃初见瑶草瘦,鸣齿稍觉琼枝脆。树鸡湿烂惭扣门,桑蛾青黄谩趋市。赤城菌子立万钉,今日因君不知贵。乖龙耳仅兔一割,沙门业巳通三世。偃戈息民未有术,虽复加餐秖增愧。云山去此纵不远,口腹何容更相累。报君此诗永为好,捧腹一笑万事置。
集陶句。清代。陈忠平。 草庐寄穷巷,飞鸟趋林鸣。秋菊有佳色,园林无世情。只鸡招近局,举俗爱其名。秉耒欢时务,依依在耦耕。
翟甥以诗见呈情意甚至但辞不足以发之老夫漫为改定以成其爱慕之志。元代。李士瞻。 我有渭阳思,随之使南陲。当兹风涛中,或受霜露欺。鬓发近衰老,朝夕谁与宜。吾生自弱龄,巳有怙恃悲。傍无期功亲,赖有舅氏依。孤苦无与比,况负驽钝姿。过庭日谆谆,令我学书诗。书诗弗终业,猖狂走东西。值此年岁艰,所愿良多违。晨昏每深省,但觉惨以悽。有弟天一方,生死未易期。岁月各以逝,徒生竟何为。舅恩等劬劳,形影恒吊之。何时遂荣名,报此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