楩楠要是晚方成,雄朔遗风世共惊。
屑去未惊容必去,逃名还自得高名。
歌行元白辞涛壮,书画锺王笔势精。
乘马辎车何足算,不将稽古愧桓荣。
和二叔父少监入馆见赐诗。唐代。晁补之。 楩楠要是晚方成,雄朔遗风世共惊。屑去未惊容必去,逃名还自得高名。歌行元白辞涛壮,书画锺王笔势精。乘马辎车何足算,不将稽古愧桓荣。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远行。宋代。沈辽。 少年事远游,迢迢指岐路。遥天值秋晏,烟光澹如素。寥落淮南山,影入扬子渡。出入三十年,久嗟韦带误。老来感节物,此意谁与喻。独知拥毳坐,无复晨征路。
晓晴。宋代。周紫芝。 曈昽晓色上帘旌,吹尽江头滴雨声。百岁一生常苦恼,三春几日好晴明。从他落絮随人去,但趁青山放脚行。尚有诗肠新鼓吹,满携樽酒听黄莺。
为李时升题竹卷。明代。王云凤。 世间红紫曾不顾,日日坐对江南趣。是谁霜尖扫墨花,夺取造化归纤素。凿得怪石湖之幽,湖波有神神亦愁。寒拥苍鳞千叠浪,昼滴清岚万顷秋。上有数竿直如指,缥缈一枝堕还起。青悬沧海珊瑚钩,彩弄丹山凤凰尾。我今见此双眼新,风尘骑马是何人。秋来明月当空夜,不减潇湘染泪筠。
【双调】新水令 闺情梨花夜。元代。王晔。 闺情梨花夜雨未开门,日迟迟绿窗人困。镜缄鸾未起,香尽鸭犹温。半晌抬身,舒玉笋整婵鬓。【驻马听】春意犹昏,杨柳青牵绵正滚;香腮微印,海棠横界线留痕。目前春暖物华新,意中人远天涯近。怨未伸,枝头春色三分褪。【乔牌儿】灵角儿无定准,喜鹊儿少凭信。倚阑无语恹恹闷,一春悉憔悴损。【雁儿落】齐臻臻光消宝髻云,宽绰绰瘦掩罗衫褃。碧幽幽天高少雁书,绿湛湛水阔无鱼信。【得胜令】愁戚戚萧索对清晨,情默默冷落坐黄昏。悄促促翠掩合欢帐,湿津津红绡拭泪巾。清黯黯销魂,烟淡淡草际遥天尽。昏惨惨伤神,夜迢迢花残过雨频。【沽美酒】江分平绿草茵,门半掩翠苔痕。悄悄闲庭不见人,无语自晒,空目断定楚台云。【太平令】怪则怪鸾凰生分,恼则恼莺燕争春。恨则恨心中有刀,悔则悔言而无信。想这厮背恩,负恩,说着后一言难尽。【水仙子】气吁鸾影宝奁昏,愁蹙蛾眉翠黛颦。情随雁足青霄近,倚朱扉欲断魂。能消得几个青春?恰透风光一阵。春来度尽花容数本,春先去人瘦三分。【折桂令】春先去人瘦三分。妆减了半面风流。衣松了一捻精神。步红尘愁践红芳,上绣榻怕拈绣帖,倚朱扉愁盼朱轮。海棠困琴闲玉轸,石榴皱睡损罗裙。愁思昏昏,人事纷纷;眼底卿卿,心上人人。【尾声】来时跪膝儿在床前问,将那厮谎舌头裙刀儿碎刎。先将他抛闪去的罪名儿一件件招,后把受用过凄凉一星星证了本。
田家杂兴二首。元代。方夔。 樵路通村暗蒺藜,数椽茅蕝护疏篱。阴阴清樾风生树,拍拍苍鹅水满陂。记日旋锄烧地粟,上时新卖落车丝。晚晴惭愧逢端午,醉卧黄昏自不知。
元夕集司马公宅。明代。屠隆。 同是春宵醉,今宵乐未央。花明天不夜,尘暖月生香。人语朱楼细,箫声碧海长。绛河低欲没,犹进九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