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出西羌,光华动眉额。
鞑橐望酒泉,面有可怜色。
念身匪兕虎,少日四方迹。
百计等画蛇,老大悲故国。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唐代。晁补之。 鼓吹出西羌,光华动眉额。鞑橐望酒泉,面有可怜色。念身匪兕虎,少日四方迹。百计等画蛇,老大悲故国。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贻息耘隐士 其一。元代。德祥。 髭鬓多年雪,交情百炼金。青山楼上坐,白鸟树中吟。行路畏相识,寻僧说此心。欲将白云画,归挂草堂深。
山中寻道人不遇。唐代。刘得仁。 年过弱冠风尘里,常拟随师学炼形。石路特来寻道者,云房空见有仙经。棋于松底留残局,鹤向潭边退数翎。便欲此居闲到老,先生何日下青冥。
和赵子俊閒居十首 其十。。牟巘。 人生与出处,要不失其正。手捧毛义檄,以为庭闱庆。禄养有甘旨,东西惟所命。贺客来何多,踏破苍苔径。再拜称寿觞,闾里生新敬。
寄林一和深字。明代。林鸿。 雨馆张灯坐夜深,故人相对醉成吟。二毛易老惭看镜,四美难并愧盍簪。泽国晓霜催候雁,县城春树变鸣禽。贾生尚有长沙谪,此日无劳叹陆沈。
夜观秦蜀地图。宋代。陆游。 往者行省临秦中,我亦急服叨从戎。散关摩云俯贼垒,清渭如带陈军容。高旌缥缈严玉帐,画角悲壮传霜风。咸阳不劳三日到,幽州正可一炬空。意气已无鸡鹿塞,单于合入蒲萄宫。灯前此图忽到眼,白首流落悲涂穷。吾皇英武同世祖,诸将行策云台功。孤臣昧死欲自荐,君门万里无由通。正令选壮不为用,笔墨尚可输微忠。何当勒铭纪北伐,更拟草奏祈东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