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卷修然遇古人,千秋遗恨一朝伸。
久干文举尊中酒,虚负渊明头上巾。
缨冠未暇念同室,闭眼自欲观吾身。
幸有元和文似锦,不妨白雪和阳春。
答闳中顺之。唐代。晁补之。 黄卷修然遇古人,千秋遗恨一朝伸。久干文举尊中酒,虚负渊明头上巾。缨冠未暇念同室,闭眼自欲观吾身。幸有元和文似锦,不妨白雪和阳春。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是日检箧得公壬戌和宝哭徵伯诗。明代。邵宝。 悲歌当哭不论诗,长忆先生哭子时。今日又兴天下恸,他年真拜古人师。涛驱东海曾于砚,石采西山故可碑。一念九原应未瞑,白头亲尚在慈闱。
渔家乐·世泰时丰刍米贱。明代。唐寅。 世泰时丰刍米贱,买酒颇有青铜钱。夕阳半落风浪舞,舟船入港无危颠。烹鲜热酒招舍己,沧浪迭唱仿扣舷。醉来举盏酹明月,自谓此乐能通仙。遥望黄尘道中客,富贵于我如云?。
阳山大石联句。明代。王鏊。 峻极惟崧高,尝闻吉甫诵。石今者何为,势若与之共。偶来试春衣,暂尔解尘鞚。登原路屡回,入门树争滃。叠处譬为山,呀然忽成洞。横陈类涅槃,分峙譬翁仲。啾啾猿度悲,贴贴鸟飞恐。跃治祥金流,黝垩圣铁冻。化工孰燃炉,气机潜理综。一整还一欹,谁迎复谁送。阳山划中开,虎阜凛旁从。灵壁岂同侪,岐阳真异种。仰窥天阙低,侧压坤维重。蹲猊怒将齧,奔马猛难控。有并若肩随,或分如斗讼。龙象整法筵,鼪鼯失家巷。凿须神禹功,炼待娲皇用。岩岩挹孟轲,侃侃立子贡。洲边楼碎槌,江上城卧瓮。凭焉或言晋,砰尔倏霄宋。五丁安能驱,百神互相奉。负戴赖鲲鲸,点化谢铅汞。支倾力已疲,任大材堪中。攫拿鬼亦惊,秀杰天所纵。好事来重寻,佳句时一讽。宁能辞脚茧,且得愈头痛。秦禅偶遗吴,汉封当始雍。扛非九鼎雄,富比八珍供。咄叱起老羝,搏拊来仪凤。太湖隐见微,远山朝挹众。沈船露危樯,败屋横折栋。苔古积成衣,藤枯倒穿缝。赑屃下倒悬,嵌空旁或拥。凌兢步难移,瑟缩心屡动。幔亭危冠颠,梵宇巧补空。举酒欲浩歌,援琴时一弄。云生殿阁浮,风发钟磬䃔。上帝关九重,下界市一閧。目中无全吴,胸次有云梦。便当结幽庐,采撷当月俸。
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宋代。王珪。 汩汩红尘倦往还,偶来偷得似僧间。一心自别清凉处,万事如经梦寐间。尽日禅房挥玉尘,几时仙岭对冰颜。知君有术消烦暑,旋琢琼瑶出道山。
和琴薰阁。宋代。陈藻。 阁倚琴薰诵子虚,果然少壮入乡书。未游唐殿哦诗句,且把牙弦卧海隅。有据论文须博浩,无根话性合驱除。擢犀拔象尘埃里,反出重看是捷途。
十五日同登大慈寺楼得远字。宋代。李薰。 重楼得云气深隐,户牖谁能发关键。楼下轮蹄涣散驰,行人一顾不容返。好游独是我辈闲,褰衣直上相推挽。层轩危槛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西南繁会惟此都,昔号富饶今已损。填城华屋故依然,孰为君王爱基本。茫茫八表聊纵目,情知日近长安远。白云浩荡飞鸟没,玉笙凄凉红纷晚。染王吹台得李杜,黄公酒垆醉嵇阮。高峰千载凛莫攀,与世相济徒混混。荷衣蕙带芙蓉裳,野服犹堪敌华衮。去梯熟复共君谋,杀马毁车从此遁。
天目山二首。近现代。吴之英。 山势来不住,卓斧向天横。瀑流悬日色,石罅灌松声。跳壁藤偏健,学钟鸟渐灵。生机函化佛,何处得无生。
次韵知府中奉登郁孤诗。宋代。廖刚。 隼旆飞扬百仞台,满城佳气静氛埃。烟云渺渺江流去,花木欣欣春思回。妙舞人传天上曲,暗香风度岭头梅。金莲影散蓬壸夜,馀兴应留继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