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觅毗耶看雨华,玉城银涧过萦斜。
乍疑雾廓千峰障,未觉雷惊万谷芽。
碧落清谈元物外,金闺高兴共天涯。
寒鸡唤起新诗就,谁忆袁安正卧家。
次韵信倅练定梦雪中过王侍郎。唐代。晁补之。 梦觅毗耶看雨华,玉城银涧过萦斜。乍疑雾廓千峰障,未觉雷惊万谷芽。碧落清谈元物外,金闺高兴共天涯。寒鸡唤起新诗就,谁忆袁安正卧家。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甘茂才园林 其二。明代。梁维栋。 凤岛东南出,鳌鼍西北翻。坐从巨石稳,眺以绿阴蕃。一水飞长练,三花护短垣。春来桃李发,车马岂无喧。
燕子龛禅师。唐代。王维。 〔一本有咏字〕山中燕子龛。路剧羊肠恶。裂地竞盘屈。插天多峭[谔,“山”代“讠”]。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伯禹访未知。五丁愁不凿。上人无生缘。生长居紫阁。六时自捶磬。一饮常带索。种田烧白云。斫漆响丹壑。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时许山神请。偶逢洞仙博。救世多慈悲。即心无行作。周商倦积阻。蜀物多淹泊。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鸟道悉已平。龙宫为之涸。跳波谁揭厉。绝壁免扪摸。山木日阴阴。结跏归旧林。一向石门里。任君春草深。
长相思。南北朝。吴迈远。 晨有行路客,依依造门端。人马风尘色,知从河塞还。时我有同栖,结宦游邯郸。将不异客子,分饥复共寒。烦君尺帛书,寸心从此殚。遣妾长憔悴,岂复歌笑颜。檐隐千霜树,庭枯十载兰。经春不举袖,秋落宁复看。一见愿道意,君门已九关。虞卿弃相印,担簦为同欢。闺阴欲早霜,何事空盘桓。
观徐孺子画像。宋代。林季仲。 伯淮卧彭城,绕屋生蓬茨。天子呼不起,思见岩壑姿。俾工图其形,衔命日夜驰。落笔竟不得,韬面以疾辞。豫章有孺子,同时隐江湄。栖栖非我事,结庐对风漪。时人亦罕识,阿堵谁写之。我闻郭有道,曾遣轻骑追。疑此言语生,即是茅画师。
柳绅归缙云。宋代。杨亿。 东瓯别业寄秋云,平昔题桥墨尚存。故郡曾登太守榻,上都频扫相君门。挥毫月殿香盈袖,锡宴星津酒满樽。归去吏民如问我。
穿江慨秦守,瞻岷怀子长。成书著不刊,明德益难忘。
千载志尚友,百里职劝相。每负伐檀耻,欲期尽心偿。
又以堰事滞留姜主簿学父载酒相劳于离堆新繁宰鲜于子清永康理曹季德夫导江士鲜于才卿同会。宋代。程公许。 穿江慨秦守,瞻岷怀子长。成书著不刊,明德益难忘。千载志尚友,百里职劝相。每负伐檀耻,欲期尽心偿。笼石饱冬霁,云车喧春阳。经始愧前哲,悯劳得仇香。选胜山水窟,浣我冰雪肠。飞幰集诸彦,引睇周八荒。暖翠凝黛面,晴云抹川梁。清歌劝引满,佳趣殊未央。举头万仞雪,中有千斯仓。采薇亦劳止,薄敛恐未遑。何当洗甲兵,无以累庙堂。文移宽郡邑,靴鞭却藩方。源清流乃浚,叶瘁根必伤。念此意惝恍,凭高歌慨慷。不如邀飞仙,更与釂一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