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仙侣,同受琅函结。风雨隔,尘埃绝。霞觞翻手破,阆苑花前别。鹏翼敛,人间泛梗无由歇。
岂忆山中酒,还共溪边月。愁闷火,时间灭。何妨心似水,莫遣头如雪。春近也,江南雁识归时节。
千秋岁。唐代。晁补之。 玉京仙侣,同受琅函结。风雨隔,尘埃绝。霞觞翻手破,阆苑花前别。鹏翼敛,人间泛梗无由歇。岂忆山中酒,还共溪边月。愁闷火,时间灭。何妨心似水,莫遣头如雪。春近也,江南雁识归时节。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中秋。明代。钱月龄。 桂魄风清散夜氛,人间秋色正平分。九华炼液金承露,五彩浮空锦作云。脱蚌明珠从海出,侑觞仙乐自天闻。广寒咫尺邻虚阁,蹑景惭无象纬文。
和张敏叔祠部压云轩韵。宋代。释冲邈。 础润藏云族,檐虚压树梢。经常逢夜讲,斋不过中庖。有井龙庆蛰,无泥燕不巢。登临增野兴,四顾尽寒郊。
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五代。阎选。 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光景不胜闺阁恨,行行坐坐黛眉攒。
悼王济川处士。元代。王冕。 上卿方驾紫云车,便寄江南处士诗。白发忽辞明镜去,青山相对好楼居。床头筇竹生鳞甲,窗下残篇扑蠹鱼。莫向九原嗟寂寞,诸郎才俊马相如。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赋 其三。元代。叶颙。 门掩东篱处士家,每逢佳节惜年华。黄花有恨惊秋老,白发无情对日斜。杜牧仙游诗寡和,王弘人去酒须赊。乌纱醉裹西风冷,千古令人忆孟嘉。
雨过山村。唐代。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闲看一作:闲着)
与谢伯大会宿石溪寺次日赠竹隐上人。明代。练子宁。 高僧号竹隐,开寺大江边。如意悬书室,袈裟上钓船。楼台开世界,龙象接人天。记得连床处,松风夜不眠。
莆田杂诗二十首 其九。宋代。刘弇。 香忆传岩号,龟曾得寺名。禽巢多越思,海错尽南烹。接食乌儿堕,漫冈犊子狞。正怜杯酒贱,醉叟日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