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须鬓白刁骚,犹喜丹心未遽凋。
秋赋肯甘同宋玉,昼眠聊复糨边韶。
翩翩幽鸟随风屐,炯炯寒灯伴夜寮。
多谢故人珠玉寄,水云堆里望天朝。
和周少隐实录院对竹三首。唐代。王之道。 老来须鬓白刁骚,犹喜丹心未遽凋。秋赋肯甘同宋玉,昼眠聊复糨边韶。翩翩幽鸟随风屐,炯炯寒灯伴夜寮。多谢故人珠玉寄,水云堆里望天朝。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茅林八景为姜太守题 其五 龙潭秋月。明代。张吉。 我忆茅林深处,泠然一掬寒湫。山月娟娟相照,何人独抱清秋。
途次大梁雪中奉天平令狐相公书问兼…形于短篇以申仰谢。唐代。刘禹锡。 远守宦情薄,故人书信来。共曾花下别,今独雪中回。纸尾得新什,眉头还暂开。此时同雁鹜,池上一徘徊。
读仲退和胡秀才诗有感斯文用韵。宋代。徐瑞。 文章圣外无谁语,独立苍茫只屡爱。从渠高眼空四海,自古名家能几人。爱鸟怒蟹言何浅,画虎雕龙技漫新。吾道澹成终伉永,莫矜盛气怨私贫。
极目亭。宋代。陈垲。 谁知极目名亭意,不在登临与品题。天地两间同汗漫,江淮一水自东西。惊栖何日能归雁,灵异当年任照犀。万境尽从心上化,静参飞跃悟端倪。
咏练川。宋代。王子昭。 吴淞江上流来水,鸭绿粼粼漾清泚。东风无力蔼清光,一片縠纹吹不起。夜来雨涨三尺深,鵁鶄鸂鶒争浮沉。芹芽迸土抽白玉,柳线拂浪摇青金。锦袍先生乘一舸,此处恍然天上坐。閒听渔郎唱棹歌,遥指奇峰三四朵。堤旁有人新结庐,轩窗瞰水宜幽居。村童唤渡去沽酒,野叟就船来买鱼。风清月淡堪娱乐,笑掬沧浪缨可濯。何须寻访武陵溪,不必思吞云梦泽。下流香水正迟迟,草边得句何新奇。地灵人杰萃斯景,尚传灵运严维诗。桃花浪暖鱼游处,三十六鳞欲飞举。有龙若向此中蟠,早为苍行作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