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天汉近,匹练挂林端。
秋深霜露重,谁见落西山。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天汉台。唐代。苏辙。 台高天汉近,匹练挂林端。秋深霜露重,谁见落西山。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桂阳西州晚泊古桥村住人。唐代。刘长卿。 洛阳别离久,江上心可得。惆怅增暮情,潇湘复秋色。故山隔何处,落日羡归翼。沧海空自流,白鸥不相识。悲蛩满荆渚,辍棹徒沾臆。行客念寒衣,主人愁夜织。帝乡片云去,遥寄千里忆。南路随天长,征帆杳无极。
同年胡宿自江外寄遗诗笔杂文。宋代。宋庠。 万仞青云接翼翔,江南离思满雕章。轻投暗路珠无胫,骤濯迷魂玉有浆。奏记诸公多感慨,拟骚前哲剩凄凉。寄怀何止三年字,留秘传家古锦囊。
酬山月江与投赠。宋代。施枢。 帝里风光好,随缘适宦情。却居城郭外,不杂市廛声。水国霜天冷,梅庭夜月清。正惭无雅韵,敢说到诗名。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唐代。严维。 旧游多不见,师在翟公门。瘴海空山热,雷州白日昏。片心应为法,万里独无言。人尽酬恩去,平生未感恩。
乾道三年九月宴罢。宋代。胡铨。 晚年种德听和銮,露冷林深绽锦团。金凤花残秋欲半,木犀香远晚初寒。拟将艾制候朝绂,愧把芦芽易钓竿。早与君王乞归去,仕途方险战於鞍。
五歌 其五。明代。王世贞。 我所惜,在容城。弱弧奋欲除欃枪。词组触天天怒惊。狴犴血肉纷纵横。为君轻身破不平。君言汝身未可轻。呜呼五歌兮昼吞声。气塞万古长如生。彼竖父子五鼎烹。
重五日至西峡渡邂逅闽帅王侯盛称山川之壮余谓可以为知矣亦复有赋渡近方山之下。元代。范梈。 系马西峡间,朝曦射厓赤。城中见方山,江上成乱石。缘流感重险,揽势得钜敌。不有歌咏怀,徒困驰骤役。因之窃歔欷,美哉此叹息。尊醑清屡注,盘荔朱新摘。纷厖异方俗,卓荦同门客。去去无久留,薰风荡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