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莲欲衰,霜重蓼初发。
会使此池中,秋芳未尝歇。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蓼屿。唐代。苏辙。 风高莲欲衰,霜重蓼初发。会使此池中,秋芳未尝歇。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北游诗十八首 其十 德州逢刘原检。明代。张元凯。 公干吾密亲,迩来行色壮。得意曲江游,十里紫丝障。折得杏花回,春云在衣上。南归衔使节,楼船晚相傍。明灯照卫水,凉风来青嶂。宿雁语沙中,纤月翻层浪。对酒问前期,弹冠岂虚望。从此舍章句,即可取卿相。昼锦君多荣,奉职我无状。清时好策勋,努力无遗忘。
已亥杂诗 287。清代。龚自珍。 子云壮岁雕虫感,掷向洪流付太虚。从此不挥闲翰墨,男儿当注壁中书。
送李吉士予告南归。明代。袁宗道。 青春乞得净名身,彩鹢翛翛漾白蘋。此去吴江风日好,炉香经卷伴幽人。
赠维阳吕为处士。宋代。释惟凤。 为儒师古道,清苦少人知。心散暂因酒,鬓班多为诗。著书秋阁静,晒药夕阳迟。何必文明代,垂钩渭水湄。
品令。宋代。吕渭老。 绣衣未整。傍窗格、临清镜。新霜薄雾,这下几日,阴晴不定。欲插黄花,心事又还记省。去年香径。共粉蝶、闲相趁。宝香玉珮,暗解付与,多情荀令。何日西楼,重见暮帆烟艇。
金缕曲 题洪介石先生别梅图。清代。熊琏。 顾影同凄婉。傍冰魂、旧爱吾庐,今成邻院。此夜尚能花下立,来日短墙隔断。怊怅煞、罗浮梦远。聊把一杯和泪饮,恁才华、偏被天公算。穷愁累,萧条感。红云满树香飘暗。绕虚檐、索笑何堪,芳心如怨。如许横斜消不得,付与谁人闲玩。料只有、风怜月伴。未解清吟空对汝,讶逋仙、翻向图中看。诗思冷,停毫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