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涉彭蠡湖,南风未相许。
扁舟厌摇荡,古寺慰行旅。
重湖面南轩,惊浪卷前浦。
霏微雪阵散,颠倒玉山舞。
一风辄九日,未悉土囊怒。
百里断行舟,仰看飞鸿度。
故人念征役,一饭语平素。
竹色净飞涛,松声乱秋雨。
我生足忧患,十载不安处。
南北已兼忘,迟速何须数。
南康阻风游东寺。唐代。苏辙。 欲涉彭蠡湖,南风未相许。扁舟厌摇荡,古寺慰行旅。重湖面南轩,惊浪卷前浦。霏微雪阵散,颠倒玉山舞。一风辄九日,未悉土囊怒。百里断行舟,仰看飞鸿度。故人念征役,一饭语平素。竹色净飞涛,松声乱秋雨。我生足忧患,十载不安处。南北已兼忘,迟速何须数。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挽吴尚书三首。宋代。吴芾。 公守东阳郡,于今已十年。人犹诵遗爱,政不愧前贤。清议当时重,休声后代传。我来叨郡佐,怅望隔重泉。
芳草 长吉多神语,戏效其意。清代。沈曾植。 楚云低,潇潇暮雨,女贞细琐黄花。缡褷寻梦路,群群白蝶,杳杳青霞。荒祠熏圣画,数弦音小圣琵琶。道著履梅姑,是耶还更非耶。金华。北规明寸镜,青衣綷䌨,常在谁家。镜妆回半面,残脂零粉去,犹恁夭斜。丁丁双啄木,趁朝阳禹步枝丫。催画里,仙人挟弹,打了昏鸦。
杨四留宿。清代。汪士铎。 春山三两家,新笋已成竹。门前老佃夫,缚笔编茅屋。虚堂移匡床,中厨馈斋粥。自云田家贫,伏蜡治食肉。绕宅多树杉,废圃偶蓺菊。时艰需将才,棨戟遍宗族。自愧筋力衰,畎亩伴黄犊。三河覆全师,又为塞翁福。去年风雨和,储米七十斛。盐豉幸知酿,差不负吾腹。语久月出斗,拂草止予宿。瓦瓶留榻前,椒姜点茶熟。
次明仲凉字韵。宋代。刘子翚。 浮暑熏人只欲狂,秋声未肯抹横塘。倦看黄奶浑无味,醉着白練如许凉。扫砌政须修竹舞,荫花绝爱巨荷张。紫髯不是轻风景,更拟回鞭向葛强。
次韵贻侄。宋代。方岳。 鹤形炼得不胜癯,樵笛渔竿只自娱。人倚草亭今夜月,天开山市晚晴图。片云留住吾焉往,斗酒能携谁与俱。三十年前头已雪,久知公道世间无。
送区用孺之楚中便道还粤。明代。胡应麟。 吟尽长安白鼻騧,一函晴捧下金华。青圭夜剪唐藩叶,彩笔晨飞汉殿花。星动斗牛人倚剑,天垂河汉客停槎。飞云绝顶重攀处,莫恋罗浮葛令砂。
寄答戴通乾。清代。李锴。 故人哆口说仪型,歧路萧条见客星。独立望乡聊自遣,一酣倚酒未全醒。越中踪迹潜张廌,海上文章著管宁。莫问盘阴老樵父,断云枯木共沈冥。
雨过云容扫。使星明、德星高揭,福星旁照。槐屋犹暄梅正熟,最是清和景好。望金节、云间缥缈。和气如春清似水,漾恩波、沾渥天南道。晨鹊噪,有佳报。
天家黄纸除书到。便归来、升华天下,安边养洁。好是六逢初度日,碧落笙歌会早。遍西郡、欢声多少。人道菊坡新酝美,把一觞、满酌歌难老。瓜样大,安期枣。
贺新郎(寿转运使赵公汝燧)。宋代。崔与之。 雨过云容扫。使星明、德星高揭,福星旁照。槐屋犹暄梅正熟,最是清和景好。望金节、云间缥缈。和气如春清似水,漾恩波、沾渥天南道。晨鹊噪,有佳报。天家黄纸除书到。便归来、升华天下,安边养洁。好是六逢初度日,碧落笙歌会早。遍西郡、欢声多少。人道菊坡新酝美,把一觞、满酌歌难老。瓜样大,安期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