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
胡铨。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古意。宋代。朱熹。 兔丝附朴樕,佳木生高冈。弱蔓失所依,佳木徒苍苍。两美不同根,高下永相望。相望无穷期,相思谅徒为。同车在梦想,忽觉泪沾衣。不恨岁月遒,但惜芳华姿。严霜萎百草,坐恐及兹时。盛年无再至,已矣不复疑。
居闲。宋代。俞桂。 富贵人所原,贫贱不堪忧。自有兰蕙清,非比萧艾羞。功名如露草,飘瓦若虚舟。千载傥相遇,皋夔及伊周。苟使穷未达,一壑营一丘。出处谨吾节,斯心已细筹。
寄兄弟 其一。清代。吴铭道。 督亢陂前秋复春,埋荒落日悯劳薪。州存十六兴亡迹,路绝三千南北津。急难弟兄镫火共,伤神妻子涕痕新。触怀夜雨归何自,莫浣京华一窖尘。
送永嘉支师中分教入京 其二。明代。郑真。 盛时多士出成均,芸屋青灯教席分。自有文章成锦绣,殿头释褐奉明君。
闻歌怀京师旧游。金朝。元好问。 楼前谁唱《绿腰》催,千里梁园首重回。记得杜家亭子上,信之钦用共听来。
送李广文归鄱阳。明代。林弼。 王罗庙前江水流,鲤鱼风起蘋花秋。美人锦带珊瑚钩,钓竿归去明月舟。腰间宝剑三尺雪,苍龙夜鸣紫光掣。酒酣起舞心耳热,一曲沧浪水云裂。
前雁字诗十九首 其十六。明代。王夫之。 居然缘慧业,亦自种情苗。始旦回鸾帖,清秋题鹊桥。弥天知泛宅,露地注逍遥。既證无师智,灵云瞥眼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