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率野人成七老,野人唯解野疏狂。编排每日清吟苦,趁辨递年闲适忙。
夏末喜尝新酒味,春初爱嗅早梅香。问君何故须如此,不奈心头一点凉。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首 其六。唐代。邵雍。 见率野人成七老,野人唯解野疏狂。编排每日清吟苦,趁辨递年闲适忙。夏末喜尝新酒味,春初爱嗅早梅香。问君何故须如此,不奈心头一点凉。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病中口占 其三。清代。张洵佳。 楼头少妇刻相思,一样心情两地驰。寄语南归新燕子,客中辛苦为瞒之。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宋代。刘克庄。 绝无上足担簦至,仅有长须荷锸从。乍可沙边狎虫鸟,谁能池上送夔龙。入耆英社老能几,举力田科今不逢。翠管檀槽方迭奏,未应考击到编钟。
贵州城。明代。陈克侯。 亦是一都会,人烟不万家。声音蛮语杂,风俗鬼祠华。兵饷资荆蜀,夷犹贡马茶。群才自经略,过客莫深嗟。
还家 其一。清代。钱澧。 代马不忘北,越禽欣南栖。游子乍还乡,恍恍意翻迷。入门见父母,惜我颜黑黧。长跪进致辞,行李实惨凄。为言不足忧,吾肠便藿藜。诸弟出营食,顾见蓬头妻。弟妇拜且却,小妹娇还啼。阿长将米归,黑盐手并赍。喜传豆角熟,不但食黄齑。堂堂七尺躯,壮齿生久齐。饥寒上累亲,不如跪乳羝。
武夷九曲棹歌图 其三。宋代。刘元刚。 三曲悬崖插匦船,春秋八百又千年。不知天地黄心木,控鹤仙人肯汝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