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忆太原为客日,经秋纵酒未成归。
远山近水都成限,高阁斜阳尽是悲。
年少不禁花到眼,情多唯只泪沾衣。
如今老向洛城里,更没这般愁到眉。
为客吟。唐代。邵雍。 忽忆太原为客日,经秋纵酒未成归。远山近水都成限,高阁斜阳尽是悲。年少不禁花到眼,情多唯只泪沾衣。如今老向洛城里,更没这般愁到眉。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唐代。贾岛。 匏革奏冬非独乐,军城未晓启重门。何时却入三台贵,此日空知八座尊。罗绮舞中收雨点,貔貅阃外卷云根。逐迁属吏随宾列,拨棹扁舟不忘恩。
赠西邻卢少府。唐代。刘长卿。 篱落能相近,渔樵偶复同。苔封三径绝,溪向数家通。犬吠寒烟里,鸦鸣夕照中。时因杖藜次,相访竹林东。
桃源行。唐代。王维。 〔时年十九〕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一作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阝奥]。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一作净)。日出云中鸡犬喧。惊(一作忽)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一作乡)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一作更闻)成仙遂(一作去)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一作岑)壑今来变。当时知记入山深。青溪几曲(一作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辩仙源河处寻。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二。宋代。李之仪。 一春霖雨不曾休,雪雹惊人四月头。初制单衣方待着,却添炉火换重裘。
怪西风、晓来敧帽,年华还是重九。天机衮衮山新瘦,客子情怀谁剖。微雨後。更雁带边寒,袅袅欺罗袖。慵荷倦柳。悄不似黄花,田田照眼,风味尽如旧。登临地,寂寞崇台最久。阑干几度搔首。翻云覆雨无穷事,流水斜阳知否。吟未就。但衰草荒烟,商略愁时候。闲愁浪有。总输与渊明,东篱醉舞,身世付杯酒。
摸鱼儿·怪西风。宋代。卢祖皋。 怪西风、晓来敧帽,年华还是重九。天机衮衮山新瘦,客子情怀谁剖。微雨後。更雁带边寒,袅袅欺罗袖。慵荷倦柳。悄不似黄花,田田照眼,风味尽如旧。登临地,寂寞崇台最久。阑干几度搔首。翻云覆雨无穷事,流水斜阳知否。吟未就。但衰草荒烟,商略愁时候。闲愁浪有。总输与渊明,东篱醉舞,身世付杯酒。
临江仙十四首 其十二。清代。奕绘。 东晋风流人物,江南韶秀山川。罗衣蕉扇晚风前。城南小酌,花雨晾经天。素质冰清月朗,柔香鬘重云偏。百花生日记来全。仙峰六六,采药各峰颠。
黔中行吟 其五 口占绝句留别贵大文学院诸君。清代。陈忠平。 来听芭蕉雨,风清韵自幽。吟魂从此系,千里有同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