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云疏霜意早,岁华虽晚黄花好。
饶教四面远山围,奈何一片秋光老。
上天生物固无私,圣人馀事人虽晓。
陈言生活不须矜,自是中才皆可了。
秋日雨霁闲望。唐代。邵雍。 水冷云疏霜意早,岁华虽晚黄花好。饶教四面远山围,奈何一片秋光老。上天生物固无私,圣人馀事人虽晓。陈言生活不须矜,自是中才皆可了。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立春日陪魏丞相登三江亭。宋代。范成大。 佳节登临始此回,聊从晻霭望蓬莱。水分江北渡头去,风自海东潮外来。太白天寒犹带雪,十洲池暖已浮醅。一尊往*发船鼓,我亦归帆相次开。
梅花 其十二。明代。陈献章。 南北枝头月正悬,月中谁此弄溪船。晚来吹入梅花去,吹到林逋木榻边。
塞下曲。唐代。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烟堤小舫,雨屋深灯,春衫惯染京尘。舞柳歌桃,心事暗恼东邻。浑疑夜窗梦蝶,到如今、犹宿花阴。待唤起,甚江蓠摇落,化作秋声。
回首曲终人远,黯消魂、忍看朵朵芳云。润墨空题,惆怅醉魄难醒。独怜水楼赋笔,有斜阳、还怕登临。愁未了,听残莺、啼过柳阴。
声声慢(题吴梦窗遗笔·别本作题梦窗自度曲霜花腴卷后)。宋代。张炎。 烟堤小舫,雨屋深灯,春衫惯染京尘。舞柳歌桃,心事暗恼东邻。浑疑夜窗梦蝶,到如今、犹宿花阴。待唤起,甚江蓠摇落,化作秋声。回首曲终人远,黯消魂、忍看朵朵芳云。润墨空题,惆怅醉魄难醒。独怜水楼赋笔,有斜阳、还怕登临。愁未了,听残莺、啼过柳阴。
西江月·一枕香消睡恼。宋代。沈端节。 一枕香消睡恼,十年漂泊江湖。空余清梦绕康庐。记得林间风度。锦绣谷中旧客,襟怀未肯全疏。从今不要别人扶。醉拥紫云归去。
冷泉亭。清代。王慧。 泉声檐槛外,林壑杳然深。人世热何处,我来清到心。松林藏日色,潭底卧峰阴。一自乐天记,山光寒至今。
和吴正传五台怀古韵 其五 戏马台。元代。金涓。 将军逐马关中来,神威掠地风云摧。鸿门舞剑成敌国,彭城衣锦空登台。驰下汉军何披靡,垓下楚歌相应起。山河百二几诸侯,子弟八千无一骑。古来天下谁英雄,荒台老树悲秋风。符命合归赤帝子,项伯不忠范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