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与宾朋饮酒杯,杯中长似有花开。
清谈才向口中出,和气已从心上来。
物外意非由象得,坐间春不自天回。
施之天下能如此,天下何忧不放怀。
举酒吟。唐代。邵雍。 闲与宾朋饮酒杯,杯中长似有花开。清谈才向口中出,和气已从心上来。物外意非由象得,坐间春不自天回。施之天下能如此,天下何忧不放怀。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夜读。清代。沈彩。 被服纨与绮,流览圣与儒。岂为荣名计,简编自堪娱。栖乌中夜起,明月临前除。皓皓清露冷,萧萧竹影疏。我思英皇女,千载不得俱。复观曹大家,八志《续汉书》。伊余慕前淑,汲古期有馀。譬如月桂影,而欲穷根株。终当事蚕织,私好徒区区。
离云飘叶卷得天字。明代。林鸿。 杳杳浮云暝远天,萧萧霜叶拂离筵。半空映日飘还散,万里随风去复连。高拥片帆凝晓色,长侵野径入寒烟。送君对此难为别,无限伤心满目前。
盘谷草堂 其二。明代。杨士奇。 盘之中兮幽居,聊逍遥兮栖迟。朝采兮林芳,夕揽兮岩芝。仁与义兮是明怀,孔颜兮吾师。安吾分兮蹇劣,何富贵兮可期。
送从弟兰玉视牍柳州 其一。宋代。徐瑞。 柳侯种柳柳江边,岁岁春风岁岁妍。若访韩碑寻柳庙,为持菊蕊荐寒泉。
秋江钓艇图。明代。袁华。 我昔系缆桑落洲,好山无数当船头。大孤绝立小孤险,江水远兼湖水流。扁舟老叟钓斜日,断崖古木含清秋。草堂抚卷重感慨,满眼风尘怀旧游。
晚步。明代。高攀龙。 缓步到溪头,相看事事幽。断云疏岛屿,落日艳汀洲。水静夫容夕,风生芦荻秋。吴歌何处棹,惊起欲眠鸥。
大瀛海道院为吕啬斋作。元代。卞思义。 人间咫尺大瀛海,方丈蓬莱信杳然。若木三更先吐日,弱流万里不通船。未同徐福来求药,好访安期且问仙。闻说吕公高隐处,蛟龙常护石床眠。
何山有苏沧浪苏玉局诗乃唐何楷书堂也。宋代。韩淲。 亭上清诗得两苏,空留精舍作僧庐。地因人胜合题句,山以姓知缘读书。一径虚明连别屿,小溪清浅过平湖。笋舆少憩烹茶去,转觉秋来兴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