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今尚浅,涉马不及鞯。
岸口出近郭,野径通平田。
行行渡小桥,决决响细泉。
万木荫古殿,一灯明象筵。
长廊颜頵碑,字体家法传。
空堂裴相真,白髯垂过咽。
名迹两不灭,岂独画与镌。
高僧凿崖腹,建阁将云连。
秘此龙鸾迹,足使臣仆虔。
修竹间长松,森卫若被坚。
是必神物护,禹穴空岁年。
饭讫过山後,井傍携名煎。
探幽偶转谷,忽视昭亭巅。
蔓草不识名,步侧时得牵。
幽禽声各异,可辨唯杜鹃。
似惊俗客来,聒聒两耳边。
弊庐隔城堞,畏暮遽言还。
道逢张罗归,鸟媒兼死悬。
遂同山梁雉,令我复喟然。
聊追一日事,书以为短篇。
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唐代。梅尧臣。 溪水今尚浅,涉马不及鞯。岸口出近郭,野径通平田。行行渡小桥,决决响细泉。万木荫古殿,一灯明象筵。长廊颜頵碑,字体家法传。空堂裴相真,白髯垂过咽。名迹两不灭,岂独画与镌。高僧凿崖腹,建阁将云连。秘此龙鸾迹,足使臣仆虔。修竹间长松,森卫若被坚。是必神物护,禹穴空岁年。饭讫过山後,井傍携名煎。探幽偶转谷,忽视昭亭巅。蔓草不识名,步侧时得牵。幽禽声各异,可辨唯杜鹃。似惊俗客来,聒聒两耳边。弊庐隔城堞,畏暮遽言还。道逢张罗归,鸟媒兼死悬。遂同山梁雉,令我复喟然。聊追一日事,书以为短篇。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戏题百叶梅花。宋代。谢逸。 细朵斜枝恼意香,月明疏影媚横塘。悬知不结青青子,故作无情淡淡妆。
古书。清代。戴亨。 数行读不到,岂是眼前书。痛惜生民后,穷搜天地初。精华陶睿智,糟粕饷迂疏。莫以韦编敝,芸窗饱蠹鱼。
夜凉如水天如洗,秋怀颇愁岑寂。旨酒携来,群贤毕至,略分都忘形迹。
心情纵劣。忍负此良宵,一轮明月。畅饮清谈,顿教尘虑俗氛涤。
齐天乐 七月既望,王俊庭、王际云同携酒肴偕应子乘、魏文古诸人集饮余亭玩月,拈此。清代。潘榕。 夜凉如水天如洗,秋怀颇愁岑寂。旨酒携来,群贤毕至,略分都忘形迹。心情纵劣。忍负此良宵,一轮明月。畅饮清谈,顿教尘虑俗氛涤。吾侪欢聚有几,况余生劫后,宜醉今夕。风雨飘摇,雷霆震撼,昨事君休提说。欃枪未灭。正四海狂澜,半枰残弈。抚世悠悠,放颠歌代泣。
闻子美次道师厚登天清寺塔。宋代。梅尧臣。 二三君少壮,走上浮图巅。何为苦思我,平步犹不前。苟得从而登,两股应已挛。复想下时险,喘汗头目旋。不如且安坐,休用窥云烟。
和刘伯温秋怀韵(四首。刘《旅兴》五十首中。明代。宋濂。 我家潜溪曲,正面溪上山。揉桂作阖庐,文杏为重关。新栽二尺松,毳毳杂黄管。白鹤寄书来,问我何当还。移之万仞冈,瘦骨撑孱颜。
送翁员外承赞。唐代。黄滔。 谁言吾党命多奇,荣美如君历数稀。衣锦还乡翻是客,回车谒帝却为归。凤旋北阙虚丹穴,星复南宫逼紫微。已分十旬无急诏,天涯相送只沾衣。
上郡 其一。明代。李攀龙。 高城窈窕四山开,西北浮云睥睨回。鼓角疑从天外落,轺车真自日边来。防胡尚借秦人策,射石犹传汉吏才。闻道朝廷思猛士,羽书飞过赫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