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先生善识花,得花精处却因茶。
万红香里烹馀后,分送天津第一家。
和王平甫教授赏花处惠茶韵。唐代。邵雍。 太学先生善识花,得花精处却因茶。万红香里烹馀后,分送天津第一家。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闻觉阿上人拄锡支硎用前寄焦山韵柬之。清代。何其超。 黄叶无人径,支床卧冷烟。诗寒收石气,云活养松年。铜井一林雪,寒山千尺泉。此间傥相见,除是不谈禅。
五丈原。明代。李东阳。 五丈原头动地鼓,魏人畏蜀如畏虎。将星堕空化为土,炼石心劳竟何补。侯归上天多旧伍,羽为前驱飞后拒。忠魂不逐降王车,长卫英孙朝烈祖。
题陶九成南村草堂。明代。袁凯。 多士方见材,斯人乃梧雰。秉心自超越,当时识趋舍。迢迢溪南村,流水亦清写。草木发深润,里俗况淳雅。於焉事结构,面势临旷野。分明治畦町,日夕供灌洒。秋菰已堪煮,春菘行可谢。子真久在谷,幼安去诸夏。嚣杂既云远,忧患兹为寡。愿谢鸾鹄侣,从君鸡豚社。
和周寺丞韵。宋代。彭汝砺。 玉津亭树雪层层,故比人间分外清。恰似江南春到处,梅花一片拆园英。
岭南道中。清代。胡慎仪。 五榇十三人,艰危仗此身。经年泪洗面,百感痛伤神。塞北无茅屋,燕南有老亲。如何千树云,不是昔时春。
累日文符沓至怅然有感。宋代。陆游。 白首逢人只累欷,今虽未是昨真非。文章才尽欲焚稿,仕宦兴阑当拂衣。浪出自应为後戒,放言那计堕危机。辽天华表苍茫里,千载何人识令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