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591)隋博陵安平人,字公辅。少有才名。北齐天保八年举秀才,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曾参修国史。北周时为内史上士,主诏诰格式及选用山东人物。后助杨坚受禅建隋,官内史令,与高颎等同修《隋律》。及隋灭陈,授柱国、郡公。文帝开皇十年,出为怀州刺史,岁余,卒官。谥文。有文集。又曾奉诏修《齐史》,未毕,其子百药续成,即《北齐书》。
相逢狭路间。隋代。李德林。 天衢号九经,冠盖恒纵横。忽逢怀刺客,相寻欲逐名。我住河阳浦,开门望帝城。金台远犹出,玉观夜恒明。筵羞太官膳,酒酿步兵营。悬床接高十,隔帐授诸生。流水琴前韵,飞尘歌后轻。大子难为弟,中子难为兄。小子轻财利,实见陶朱情。龙轩照人转,骥马嘘天明。入门俱有说,至道胜金ぷ。出门会亲友,天官奏德星。大妇训端木,中妇训刘灵。小妇南山下,击缶和秦筝。群宾莫有戏,灯来告绝缨。
从驾巡游诗。隋代。李德林。 大夏尧遗俗,汾河汉豫游。今随龙驾往,还属雁飞秋。天行肃辇路,日驭翼华辀。朝乘六气辩,夕动七星旒。谷静禽多思,风高松易秋。远林才有色,遥水漫无流。京华佳丽所,目极与云浮。但睹凌霄观,讵见望仙楼。锁门皆秀发,鸳池尽学优。待君草封禅,东山观射牛。
从驾还京诗。隋代。李德林。 至仁文教远,惟圣武功宣。太师观六义,诸侯问百年。玄览时乘隙,训旅次山川。镇象屯休气,华盖翼飞烟。鼓奏千人响,旗动七星连。峻岭戈回日,高峰马煦天。姑射神游罢,萧关猎骑旋。更待东山上,看君巡狩篇。
夏日诗。隋代。李德林。 夏景多烦蒸,山水暂追凉。桐枝覆玉槛,荷叶满银塘。轻扇摇明月,珍簟拂流黄。壶盛仙客酒,瓶贮帝台浆。才人下铜雀,侍妓出明光。歌声越齐市,舞曲冠平阳。微风动罗带,薄汗染红妆。共欣陪宴赏,千秋乐未央。
入山诗。隋代。李德林。 登岭望重关,腰佩且鸣环。天河临易饮,月桂近将攀。王母西山至,夫人南岳还。何必阳台下,要待梦容颜。
咏松树诗。隋代。李德林。 结根生上苑,擢秀迩华池。岁寒无改色,年长有倒枝。露自金盘洒,风从玉树吹。寄言谢霜雪,贞心自不移。
凤凰台上忆吹箫 夏日骤雨。清代。庄盘珠。 岸草摇薰,衢尘漾暖,梅天十日长晴。自楝花开后,午倦难醒。强把雕栏闲凭,又宛忆、去夏蝉声。轰雷骤,满庭跳雨,砌响檐鸣。神清。暑归甚处,更几阵横风,衣袂凉生。趁画帘半飏,扑入蜻蜓。多少华堂绮阁,抛纨扇、玉腕初停。浓云散、斜阳影底,屋角犹明。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 其十。清代。陈恭尹。 栩栩梦中蝶,飞飞霜后萤。半床书共寝,永夜月同醒。觅纸题新句,笼灯课旧经。已忘身是系,只作户长扃。
题卢元明草堂。明代。韩上桂。 城中车尘看杂遝,此地较觉幽栖宜。入门老干近十抱,近水轻桃将百枝。无事但可诗酒会,纵饮欲问穷通为。愿学齐谐志希有,更忆楚狂歌已而。
绝禄以来衣食愈不继小儿力图之殊未有涯予谓不若痛节用尔示以此诗。宋代。陆游。 处世吾伤拙,营生汝亦疏。如谋道边舍,似信枕中书。瓮牖居疑泰,藜羹食敢馀。晏婴元学墨,勿负此心初。
老父寿日次韵。明代。唐伯元。 八千椿树几淩霜,萱草萱花共北堂。但得阶庭留戏彩,不应诗酒尚佯狂。蟠桃更献千秋颗,银烛谁分此夜光。一客燕台家万里,几回温清待黄香。
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醾架盛开二首。宋代。王安石。 午阴宽占一方苔,映水前年坐看栽。红蕊似嫌尘染污,青条飞上别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