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身百忧,佳节过倥偬。
客愁随线增,归思与灰动。
当年从子日,未觉百虑重。
高堂绕床呼,一掷有余勇。
那知客天涯,相对寒骨耸。
岁月曾几何,鬓丝今种种。
忍饥山药煮,附暖地炉拥。
深藏断往还,衰病脱拜拱。
兴言望乡关,云物方郁滃。
空余相属意,杯酒久不捧。
至节日建州会詹士元。唐代。洪迈。 嗟予身百忧,佳节过倥偬。客愁随线增,归思与灰动。当年从子日,未觉百虑重。高堂绕床呼,一掷有余勇。那知客天涯,相对寒骨耸。岁月曾几何,鬓丝今种种。忍饥山药煮,附暖地炉拥。深藏断往还,衰病脱拜拱。兴言望乡关,云物方郁滃。空余相属意,杯酒久不捧。
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 ...
洪迈。 洪迈(1123——1202),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
观明太祖马后遗像。宋代。江开。 至正四年饥大蝗,独投黄觉依僧房。曾脱袈裟作天子,寂寞御容仍上方。摄山挺秀压江左,楼台金碧殊煇煌。南都阿监避兵火,帝后图像虔收藏。遁迹此间日供奉,石鼎往往焚御香。奇哉灭国自阉宦,此乃忠义为逋亡。我从山僧请像谒,心神肃如登庙堂。僧指一幅曰太祖,帝者姿貌真非常。龙颜河目照楝宇,炯如碧海升朝阳。斑斑黑子炳额际,锐上丰下神轩昂。分明奇骨直贯顶,洪钟想见声扬扬。青笠短衣不敢拜,但见英风飒飒须眉飏。赫若雷霆怒不息,非此不足平八荒。布衣崛起一天下,西汉以本谁颉颃。铁马丛中得圣女,始终内助缘糟糠。仙容广润逊而顺,修眉直立柔能刚。化家为国接正统,后有炎宋前汉唐。赤帝子凭三尺剑,司晨有牝秽德彰。太原起事乱宫掖,雀屏窃窕难赞襄。黄袍真人亦诡谲,莺胶再续无短长。惟兹内外合开创,双悬日月垂明光。宫闱一代最清肃,女箴女诫多顶防。龙种为鱼卒颠覆,万子万孙空惨伤。我朝宽大泽其裔,东楼白马延余庆。孝陵抔土置守卫,松耶柏耶何苍苍。阴雨龙旂见钟阜,丰碑御札刊神场。不然鼎革数百载,诸陵白露犹沧桑。何况真容写尺幅,应作劫灰飞道旁。
寄刘玉正茂才。元代。郭钰。 城南灯火连床久,独夜荒村费苦思。风雨何时寻旧约,江山是处有新诗。海棠春暗飘香尽,鹦鹉天寒唤客迟。明日还乡须作伴,买船沽酒共襟期。
芦花。唐代。罗邺。 如练如霜干复轻,西风处处拂江城。长垂钓叟看不足,暂泊王孙愁亦生。好傍翠楼装月色,枉随红叶舞秋声。最宜群鹭斜阳里,闲捕纤鳞傍尔行。
送李彦明归高邮。元代。谢应芳。 老夫归从东海头,春风送客归秦邮。出门复睹雁北乡,物我喜得同悠悠。吴船鼓棹渡江去,乌轮正挂扶桑树。桃花倚岸笑相看,杜宇催人啼不住。征袍十年尘土多,濯缨今年《沧浪歌》。一百五日寒食雨,三十六湖春水波。交游台榭剪荆棘,继美前修集佳客。谁能唤起老龙眠,重写耳孙湖上宅。
浮云四首与东敷辟疆兼呈华持庵丈 其二。清代。王浩。 鼎器无近成,母老弟软弱。相忘在狐熊,所到良已薄。出门竞风领,牵车意转索。明知刚胜欲,守勇事俯啄。
泉上赠钱水部。明代。邵宝。 君来访我庐,我方行山中。命驾即我所,浩兴乘天风。风晨与雪夕,今古将无同。岂在形迹间,所贵心相逢。我有一勺泉,坐奠桑苧翁。载酌持献君,侑以金芙蓉。或歌沧浪篇,声在涧水东。君闻乃和之,击节秋山空。坐我石坛上,共听风前松。
翠微山居诗 其十八。宋代。释冲邈。 踏石窗山一老僧,白云为伴水为朋。通宵只在洞中宿,月上青山便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