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入庐山翠几重,归除怀玉不匆匆。绝怜梅野双雏凤,长记闽中一秃翁。
赠林桂高二首 其二。唐代。李光。 知入庐山翠几重,归除怀玉不匆匆。绝怜梅野双雏凤,长记闽中一秃翁。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桐江晤徐献和廉访使。明代。邹元标。 三十馀年老弟兄,相思几度梦魂惊。忽闻青雀云间至,不觉幽怀座上倾。世味尝来偏磊磈,人情阅处太纵横。匡庐乞得閒身地,岁晚相期共耦耕。
赠按治侍御王公哲。明代。陈献章。 明朝骢马又何之,眼见东巡西怨时。短歌忽被风吹去,都落人间作口碑。
题枇杷山鸟图。元代。陈颢。 卢橘垂黄雨满枝,山禽饱啄已多时。那知岁宴空林里,竹实萧疏凤亦饥。
喜晤黄主一因寄梨洲先生。清代。孙泉。 生平心折谁,二三忠烈后。各能慎裘箕,努力图不朽。江村久销沈,密观独株守。四壁长依人,一襟不蔽肘。嘉善多贤裔,昆弟相师友。学博品益醇,言动都不苟。忠介诒谋臧,芸斋称无负。文孙推敉宁,掩关发二酉。诸子爱我深,交比古人厚。勉我振家声,戎我防世诱。书来多药言,觌面亦苦口。忠端嗣更贤,世仰如泰斗。真传自蕺山,道源细分剖。学案藏名山,群言尽培塿。惜也经世儒,抱膝老窗牖,孺子面未谋,魂梦归依久。主一披尘来,燕市偶携手。穷愁蚤著书,笔墨皆琼玖。绳武才称奇,沦落复不偶。殷勤问高堂,行年七十九。镫下作细书,花下酌醇酒。硕果天长留,好学增眉寿。我年近知非,家学曾何有。骨脆染时蹊,自顾形骸丑。矩薙俨在兹,执经许我否。解组荷书籯,会向姚江走。寒雪护柴荆,洪钟拟一扣。请示绍衣方,床下连稽首。
幸白鹿观应制。唐代。李乂。 制跸乘骊阜,回舆指凤京。南山四皓谒,西岳两童迎。云幄临悬圃,霞杯荐赤城。神明近兹地,何必往蓬瀛。
宫词二首和符安理镇抚韵 其二。元代。钱惟善。 梦惊鸳瓦落宫墙,殿锁长秋怨夜凉。教授后庭今白发,旧时博士汉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