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晴明轩眼力,烟浮波面融融碧。
隔溪谁家鸡一声,人在丛篁更深寂。
纤鳞弄暖吹波微,饥雁为作低回飞。
渔翁可是生涯阔,放漾终日忘尘机。
心旌忽为家山起,遥忆潇湘鱠鲈尾。
谁能一席助清风,归去蒸江弄蒸水。
再次前韵。唐代。廖行之。 午日晴明轩眼力,烟浮波面融融碧。隔溪谁家鸡一声,人在丛篁更深寂。纤鳞弄暖吹波微,饥雁为作低回飞。渔翁可是生涯阔,放漾终日忘尘机。心旌忽为家山起,遥忆潇湘鱠鲈尾。谁能一席助清风,归去蒸江弄蒸水。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忻州婴杵庙 其一。清代。潘耒。 烈士不爱生,亦不卤莽死。苟生颜面羞,徒死魂魄耻。生死各有立,机括妙相倚。婴杵得其深,一发存赵祀。千夫共舆瓢,不如道旁委。两人利断金,同心而殊轨。间牒有阴阳,奇正相表里。神鬼未能窥,宵小安足拟。赵朔亦何人,得士有如此。驱车出忻州,酹酒吊故里。秋风正萧骚,浩歌热双耳。带兆虽中绝,巢卵岂俱毁。藏山不可求,哀哀哭公子。
秋日登醴泉县楼。唐代。刘沧。 闲上高楼时一望,绿芜寒野静中分。人行直路入秦树,雁截斜阳背塞云。渭水自流汀岛色,汉陵空长石苔纹。秋风高柳出危叶,独听蝉声日欲曛。
二高过访。明代。释函可。 小阮如锋锐,大阮淡如水。如锋令人歌,如水令人醉。共割一片毡,南北馀二里。不约过僧庐,久置人间礼。趺坐草团中,相视忘我尔。问禅禅不知,问字祸之始。不见双足间,斑斑馀十趾。正当语笑欢,忽然发长忾。岂为逼饥寒,各有胸中事。
感寓 其三十二。明代。童轩。 驱车欲何适,驾言陟高冈。阴云垂四野,猎猎北风凉。豺狼嘷我后,乌鹊噪我旁。岩谷少居人,我行多所伤。念此不能往,匪云途路长。悠悠岁华暮,伫立空仿偟。
昼夜乐 怀金陵。元代。梁寅。 秣陵犹忆豪华地。醉春风、花明媚。碧城彩绚楼台,紫陌香生罗绮。夹十里秦淮笙歌市。酒帘高曳红摇翠。油壁小轻车,间雕鞍金辔。同游放浪多才子。诧酣歌、如高李。傲时江海狂心,怀古虹霓雄气。归卧云庐霜满鬓,十年间、多少愁思。春梦绕天涯,度烟波千里。
生辰自述寄介溪内翰。明代。符锡。 行年不自觉,冉冉踰知非。结发事游宦,壮志藐轻肥。蹉跎颜鬓改,黾勉岁月违。投迹南涧中,良朋亦因稀。负笈二三子,取乐聊相依。缅荷青云客,移书含讽讥。好事每失时,余将从此归。
蓝缸花半绽。正西窗凄凄,断萤新雁。别久逢稀,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总是飘零,更休赋、梨花秋苑。何况如今,离思难禁,俊才都减。今日山高江浅。又月落帆空,酒醒人远。彩袖乌纱,解愁人、惟有断歌幽婉。一信东风,再约看、红腮青眼。只恐扁舟西去,苹花弄晚。
三姝媚。宋代。王沂孙。 蓝缸花半绽。正西窗凄凄,断萤新雁。别久逢稀,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总是飘零,更休赋、梨花秋苑。何况如今,离思难禁,俊才都减。今日山高江浅。又月落帆空,酒醒人远。彩袖乌纱,解愁人、惟有断歌幽婉。一信东风,再约看、红腮青眼。只恐扁舟西去,苹花弄晚。
一络索·送蜀守蒋龙图。宋代。陈凤仪。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此去马蹄何处。沙堤新路。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著、西楼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