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物三禅胜,丛林十里村。
寺僧晨扫地,樵客夜过门。
瑞像西山映,乾文北斗翻。
名场薰灶突,怅望塔中尊。
题白塔古迹二首。唐代。李石。 境物三禅胜,丛林十里村。寺僧晨扫地,樵客夜过门。瑞像西山映,乾文北斗翻。名场薰灶突,怅望塔中尊。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
李石。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灵龟洞。宋代。郭允升。 谁将快剑斫苍石,涌出玉虹三百尺。漭流直注古潭心,卷雾喷空潭影澄。大声隐隐非雷霆,一洗万古山无青。崖崩谷断供奇秀,至今犹有龟蛇灵。我疑神龙宅幽邃,颔有骊珠贪熟睡。为君鞭起跨玉京,坐致商霖藓旱气。
长相思·要相逢。宋代。吴潜。 要相逢。恰相逢。画舫朱帘脉脉中。霎时烟霭重。怨东风。笑东风。落花飞絮两无踪。分付与眉峰。
泊然亭。宋代。叶茵。 举世正营营,閒中意味深。无忧伸足梦,自乐曲肱吟。火软香凝穗,檐虚树长阴。客来难举似,指水印禅心。
中秋十七夜留康德涵饮二首 其二。明代。何景明。 客心悲夕阴,相顾增烦忧。麾杯浩歌起,欲去不可留。屏营独抚膺,仰观熠耀流。倏焉四宇豁,众星烂以稠。游气降大谷,浮飙扇清秋。昊天舒华魄,御耀西南楼。朱门歇笙竽,绮帞车马休。嗟尔晨明月,烛烛安所求。
雁山。宋代。左纬。 乱山无限好,幽径有时迷。石骨秋偏瘦,松梢老却低。天寒闻雁过,月白见乌栖。海上知名地,无人识马蹄。
二十一立夏。明代。郭之奇。 春去天涯似客行,征人一倍远愁生。斗魁玉柄东南异,溟海薰风晓夜迎。遂有三时绳太皞,已赊旬日待朱明。细看物候如环转,何用年年动别情。
浣溪沙。宋代。欧阳修。 红粉佳人白玉杯。木兰船稳棹歌催。绿荷风里笑声来。细雨轻烟笼草树。斜桥曲水绕楼台。夕阳高处画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