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应举(1557?1639)字见龙,号崇相,连江琯头龙塘人。年轻时,勤勉好学,立志报国。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举进士,曾任吏部主事、文选主事、大理寺丞等。天启元年官太常,陈急务数事,擢太仆卿兼河南道御史,经理天津至 LU海屯务,政绩显著。
金山作。明代。董应举。 南条一线自峨岷,拆楚分吴划到天。独有妙高台上月,不为南北隔风烟。
送王户部督饷延绥(延绥旧在绥德,控制河套。明代。董应举。 米珠桂草骆驼城,一线鱼河百万兵。不信受降终隔虏,可能绥德更移旌。黄沙漠漠笳声壮,朔气凄凄铁骑鸣。谁继旧时崔少保,直将输挽作长缨。
丙寅闻边报。明代。董应举。 出山已办沙场骨,今日生还亦主恩。忽报辽阳飞骑近,白头垂泣向江门。
西山来青轩对月。明代。董应举。 地白钟声寂,山秋夜色多。倚阑成雪界,按户即天河。野气沉平楚,池光转碧萝。忽闻清籁发,凄绝独如何。
秋日寻孔雀庵軿上人。明代。董应举。 林深不辨径,积叶翳寒泉。屋角留残日,秋阶童独眠。问师何所去,遥指隔江烟。夕磬无人发,林中闻暮蝉。
题九成台。明代。邓维循。 一从晦迹懒登临,君考遗文惬素心。题壁有人留好句,索居无侣抱孤琴。云霞变幻迷朝夕,身世浮沈任古今。惟有禅心与秋月,清光长伴我閒吟。
和仲弟十绝。宋代。刘克庄。 楼头吹彻几寒梅,推枕穿衣晓帐开。蚁斗蜗争求予决,老夫身世自难裁。
中元送篁墩先生谒陵。明代。李东阳。 暂辞经幄下山邮,独愧官曹有去留。天上群仙归袖领,月中诸帝相神游。云深辇路苍崖合,风落离宫锦树秋。试问未安新学舍,旧名曾护碧纱不。
谒金门 送徐子宜如新安。宋代。陈亮。 新雨足。洗尽山城袢溽。见说好峰三十六。峰峰如立玉。四海英游追逐。事业相时伸缩。入境德星须做福。只愁金诏趣。
自崇仁趋新淦凡四夕乃至一寓道观三止僧舍 其二。宋代。孙觌。 异县久为客,穷途饱所更。对床云伴宿,曳杖月同行。到处身如寄,看山眼暂明。平生饮中趣,酒贱且频倾。
惜分飞(吴氏馆寄内童氏)。宋代。陈著。 筑垒愁城书一纸。雁雁儿将不起。好去西风里。到家分付眉颦底。落日阑干羞独倚。十里江山万里。容易成憔悴。惟归来是归来是。
隋宫守岁。唐代。李商隐。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