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曾吞日月华,春风不老聚三花。
玄关一窍通无极,白发余生笑有涯。
野鹤相看盟秀竹,洞云何处食灵瓜。
披图彷佛榴皮迹,珍重还如东老家。
题长春子自画。唐代。林景熙。 辟谷曾吞日月华,春风不老聚三花。玄关一窍通无极,白发余生笑有涯。野鹤相看盟秀竹,洞云何处食灵瓜。披图彷佛榴皮迹,珍重还如东老家。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登峨眉 其五。清代。毛澄。 趋下大峨石,再过桫椤坪。来时险绝处,重到路欲平。风泉洒珠玉,就枕神魂清。孙翁古铜罐,量药手自烹。涧筱及崖杉,火发寒琴鸣。雷威披褐裘,雪中听松声。空山灭人迹,知君何处行。
读王谷原比部遗稿。清代。梁玉绳。 先生读书万卷破,可怜一字不求饿。块垒惟将杯酒浇,孤咏幽吟少人和。中年奔走向长安,长安热客冷眼看。往来素心只三四,哀歌击筑相鸣弹。久之入直中书省,涕长一尺衣衾冷。旋复对策改郎官,不乐文书乐闲静。翻然便赋《归去来》,老屋数间门不开。家徒壁立何所有,但有及榻青青苔。忆昔京华暂侨寄,我时幼小犹能记。频向床头索纸笔,东涂西抹供游戏。悲哉转瞬几经秋,先生修文归玉楼。人间万事半陈迹,如露如电如水沤。留传手稿千番纸,身后空名惟此耳。诗能穷人穷益工,自古才人皆若是。
县送邸报。宋代。方岳。 绿阴门巷冷沈沈,何许文书忽见寻。谁爱屋乌方引玉,同骑竹马或登金。今吾久已忘人世,故纸焉能损道心。只有断云知此意,为驱一雨洗册林。
送梁仁伯赴江陵丞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 直道多不容,枉道夫岂可。直道诚忤人,枉道还丧我。如君直有馀,为计亦多左。而我枉未能,若为逃轗轲。
金陵怀古。清代。朱滋泽。 豫王天马奋南辕,四镇降旗昼夕翻。王气销沈歌《燕子》,阉群颠倒醉龙孙。衣冠已葬梅花冢,羽檄犹污粉黛痕。萧瑟孝陵秋草遍,西风日暮冷哀猿。
游灵岩寺。元代。郝经。 岱宗西北驰,倒卷碧玉环。岳灵秘雄丽,势欲藏三山。初从谷口入,两崦争孱颜。渐疑下地底,细路深屈盘。仰视觉天窄,石井攒峰峦。陆海沙劫开,突兀仁王坛。桐鲸吼西风,栋宇横高寒。石龙喷清泉,洒落几案间。修竹扫山色,莹绿穿云根。丹凤饥不来,寂寞青琅玕。上方在天上,下视无尘寰。空霏锁霜树,翠锦蒙朱殷。西日回清辉,轻金满烟鬟。何时脱世网,挂席高盘桓。静境求初心,滞虑驱万端。向晚苍烟合,更欲穷跻攀。路断不得前,矫首重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