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夜折苕溪雪,吹落山堂寄清绝。
梦回轩槛非人间,一岸扶疎碎残月。
秋风索索秋意晚,叶外参差明叠巘。
颇似江南短棹归,平沙雁落汀洲远。
苍涛绕窗碧玉寒,中有渔父千古闲。
知君胸次五湖阔,波声髣髴游杏坛。
少林之孙韵枮木,避世避人何用逐。
渭川谩复千亩多,江上由来一苇足。
题真觉僧房芦。唐代。吕祖谦。 何人夜折苕溪雪,吹落山堂寄清绝。梦回轩槛非人间,一岸扶疎碎残月。秋风索索秋意晚,叶外参差明叠巘。颇似江南短棹归,平沙雁落汀洲远。苍涛绕窗碧玉寒,中有渔父千古闲。知君胸次五湖阔,波声髣髴游杏坛。少林之孙韵枮木,避世避人何用逐。渭川谩复千亩多,江上由来一苇足。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
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皇女周汉国端孝公主挽诗二首 其二。宋代。刘克庄。 甥馆恩通内,妃茔诏卜邻。来应自仙佛,去尚恋君亲。望送龙绡湿,封崇鹤表新。不能秉彤管,羞愧作词臣。
喜雨呈二兄。宋代。李洪。 北风吹急雨,洗尽旱埃氛。河伯惊秋水,山君借雨云。苗心应免揠,禾把尚能分。及此民无殍,忧勤实圣君。
代怀祖上舅氏。宋代。李吕。 天上玉麒麟,横秋爽气新。书痴心笃好,彩戏日长春。直去攀丹桂,须为近紫宸。外家多庆事,接武有名人。
咏画屏风诗 五。南北朝。庾信。 逍遥游桂苑。寂绝到桃源。狭石分花径。长桥映水门。管声惊百鸟。人衣香一园。定知欢未足。横琴坐石根。
题林氏婿宜荣翠庭卷和杨大参韵二首 其二。明代。黄仲昭。 寸心役物苦难禁,揭扁藏修托意深。天地化工随处见,鸢鱼理趣个中寻。须酬韦相传经志,莫负侯翁择婿心。万里应从跬步始,青编珍重日窥临。
登上东门。宋代。韩维。 朝发上东门,回首望帝宅。宫城镇大野,瀍洛去不息。是时雨新霁,云物有佳色。嵩峰如迎人,百里见晴碧。平川邈如画,日照崖脚赤。道傍公卿坟,鳌背鱼脩石。苍苔剥文字,十五尚可识。贤遇不复辨,零落同一迹。薄暮桑榆风,空悲怀古客。
高楼日日望元龙,禾黍离离闵故宫。两地谩看千里月,五湖能借半帆风。
囊锥颖脱何难出,名纸毛生未肯通。好在沁阳山色里,一廛宁许寄杨雄。
子荣途中见忆有先生在世人中龙三十年前到月宫之句依韵谢答。金朝。李俊民。 高楼日日望元龙,禾黍离离闵故宫。两地谩看千里月,五湖能借半帆风。囊锥颖脱何难出,名纸毛生未肯通。好在沁阳山色里,一廛宁许寄杨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