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章宛转复清哀,读到鱼梁首重回。
便使短笺无姓字,也应知自艾轩来。
夜宿浦城鱼梁徐删定子出示林谦之挽其父二诗。唐代。吕祖谦。 两章宛转复清哀,读到鱼梁首重回。便使短笺无姓字,也应知自艾轩来。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
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次刘千岁喜折仲古见过二首韵 其二。宋代。曾几。 门对分流水,窗横别岸山。茅茨居不剪,蓬荜昼常关。倾盖曾三径,摇旌每数间。犹欣龙阁老,携得好诗还。
又元宵近。冷风寒雨成阵。春泥巷陌,悄无车马,数碗残灯,依稀相映。夜深光已暝。是处败垣颓砌,荧荧青磷。但**鼓,当当漏,打破一城荒静。古来此地繁华盛。歌舞欢相竞。何事如今,恁地都无些剩。空传下几句,旧腔新令。故老风流尽。漫唱西楼月转,也无人听。自剔残红*,半窗梅影,伴人愁鬓。
女冠子 元夕。元代。韩奕。 又元宵近。冷风寒雨成阵。春泥巷陌,悄无车马,数碗残灯,依稀相映。夜深光已暝。是处败垣颓砌,荧荧青磷。但**鼓,当当漏,打破一城荒静。古来此地繁华盛。歌舞欢相竞。何事如今,恁地都无些剩。空传下几句,旧腔新令。故老风流尽。漫唱西楼月转,也无人听。自剔残红*,半窗梅影,伴人愁鬓。
山中。唐代。李涉。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馆中直宿书事 其一。宋代。韩驹。 十载名山惯杖藜,清都直宿梦魂疑。卧闻长乐钟声近,尚忆寒山半夜时。
程白葭求题周璕画龙。清代。郑孝胥。 退之龙移信奇语,巢居插天厌平土。永叔盆池意更豪,百里中分千丈举。程子真龙幸一见,误信神奇同朽腐。豪釐脱命偶获赦,几逐虾鱼卷飞雨。好龙徒得画龙本,冥想灵踪定何许。董源能作拔山势,蝘蜓寻常宁可侮。尸居如我不足论,龙变云云聊戏汝。
题蒋南沙画杂花诗 其三 马兰。清代。张照。 汀洲秋易深,木叶萧萧下。弹琴送湘君,风车催雨马。遗珠堕翠翘,满岸丁星者。露乾翠已消,闲客凌晨写。
牡丹诗二十首 其四。清代。丘逢甲。 一捻留红笑玉环,渔阳鼙鼓迫潼关。天教仙鹿先衔去,不许看花到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