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不极,高与碧穹齐。朝云常蔼蔼,暮雨复凄凄。
髣髴闻珠佩,依稀认绣袿。无能留彼美,徒使梦魂迷。
巫山高。唐代。文彦博。 巫山高不极,高与碧穹齐。朝云常蔼蔼,暮雨复凄凄。髣髴闻珠佩,依稀认绣袿。无能留彼美,徒使梦魂迷。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西行途中即事 其一。明代。解缙。 圣主恩深宽逐客,西行不遣过轮台。河州犹在人寰内,百二山河去却回。
哭都城火。宋代。洪咨夔。 九月丙戌夜未中,祝融涨焰通天红。曾楼杰观舞燧象,绮峰绣陌奔烛龙。始从李博士桥起,三面分风十五里。崩摧汹汹海潮翻,填咽纷纷釜鱼死。开禧回禄前未闻,今更五分多二分。大涂小撤噤不讲,拱手坐视连宵焚。殿前将军猛如虎,救得汾阳令公府。祖宗神灵飞上天,痛哉九庙成焦土。
和陈伯孺西湖十咏二首 其二。明代。柳应芳。 夜半高峰望,微茫海日光。下方未觉晓,应是蔽扶桑。
柳梢青 和水云。清代。杨玉衔。 灯蕊摇青,扉苔锁绿,阒寂音尘。月落尊空,人遥瑟怨,挨过黄昏。天涯芳草斜曛。数客路、从头细温。欲理新愁,余酲犹殢,鬟亸颓云。
厓山吊古三首 其一。明代。李时行。 风吹锦舰覆江滨,回首神京半已尘。苏武岂能臣羯□,仲连宁肯帝嬴秦。天边星陨妖先见,海上龙兴谶未真。父老祇今犹抱恨,每逢寒食荐芳蘋。
哭刘司户蕡。唐代。李商隐。 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春旱三章 其二。明代。王世贞。 玄冬饶奇冽,霜霰无停飘。墐户歌春德,冀以惠来苗。女魃乘䖺䗤,末涂竟流焦。阴阳无赢胜,贵在得所调。燮理岂在隅,咎衅内惭招。亮深为牺念,敢以一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