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词 》一卷,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 ...
孙惟信。 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词 》一卷,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
菩萨蛮·回廊小立秋将半。清代。王国维。 回廊小立秋将半,婆娑树影当阶乱。高树是东家,月华笼露华。碧阑干十二,都作回肠字。独有倚阑人,断肠君不知。
曾忆当年赋远游,马前明月几中秋。披襟正忆都亭梦,倚剑宁忘国士忧。
翠竹江村频下榻,晚山斜日共登楼。应怜寸草心长在,莫向风尘早白头。
谭永明中秋枉顾谈时事因及高堂白发感而赋此。明代。庞尚鹏。 曾忆当年赋远游,马前明月几中秋。披襟正忆都亭梦,倚剑宁忘国士忧。翠竹江村频下榻,晚山斜日共登楼。应怜寸草心长在,莫向风尘早白头。
仲春十八日宿上天竺 其二。明代。袁宏道。 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饶他紫金身,只是泥与草。朝来白照面,三十二种好。终日忙波波,忘却自家宝。
白鹤寺作。宋代。戴栩。 子晋昔游处,平台片石成。寺名犹记鹤,松响却疑笙。岩壁飞双瀑,金沙照一泓。野人岂仙伴,随鹿过溪行。
香奁和姊氏韵 其四。清代。德月。 梦里相逢泪似波,云烟共涤对君多。秋声惊起愁人恨,怅望遥天横玉河。
登罨翠楼眺望川原。明代。康海。 我登罨翠楼,川原郁回合。方喜风雾开,倏见烟云匝。直东看黄山,三秦如堵圜。兴亡理堪惜,念之凋朱颜。同把一尊酒,劝君为君寿。莫负当春游,人生若刍狗。
排闷呈元舆。宋代。郭祥正。 交态非今薄,人情自古难。敝裘甘我老,雄剑请君弹。魂逐云峰断,心依酒海宽。百年能几许,日月似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