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来风骚坛,作者肩相摩。遂使宋嘉定,不数唐元和。
涧泉一官冷,门馆雀可罗。管中既微露,屡倒名胜戈。
自笑不入时,独对儿女哦。锦瑟岂不好,弗好如之何。
岂特弗好耳,平地千丈波。泠泠玉藕船,岂曾翻钓蓑。
归与造物游,坐受醉尉诃。云月相献酬,泉石供婆娑。
幽芳时自妍,幽鸟时自歌。遗补南涧书,乐胜东山阿。
怀哉东华门,白玉鸣朝珂。忸怩避谗謟,趑趄虞轗轲。
聊将须臾忍,付与两鬓皤。听君闲适篇,所得谁最多。
持此寿闲适,金蟆空坡陁。思君令人瘦,水远山峨峨。
寄声谢鸿鹄,为把青铜磨。莫嫌俗眼白,且惜朱颜酡。
酬韩涧泉。唐代。释居简。 乡来风骚坛,作者肩相摩。遂使宋嘉定,不数唐元和。涧泉一官冷,门馆雀可罗。管中既微露,屡倒名胜戈。自笑不入时,独对儿女哦。锦瑟岂不好,弗好如之何。岂特弗好耳,平地千丈波。泠泠玉藕船,岂曾翻钓蓑。归与造物游,坐受醉尉诃。云月相献酬,泉石供婆娑。幽芳时自妍,幽鸟时自歌。遗补南涧书,乐胜东山阿。怀哉东华门,白玉鸣朝珂。忸怩避谗謟,趑趄虞轗轲。聊将须臾忍,付与两鬓皤。听君闲适篇,所得谁最多。持此寿闲适,金蟆空坡陁。思君令人瘦,水远山峨峨。寄声谢鸿鹄,为把青铜磨。莫嫌俗眼白,且惜朱颜酡。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四时词拟徐陵用今体次东坡旧韵 秋。宋代。李之仪。 画图展尽潇湘绿,窈窕新词写啼竹。薄衾笑拂又经年,已报莎鸡入重屋。渐施帘幕作深扃,时看明河步广庭。旋索罗衣防露下,隔墙闻叫侍儿声。
送李处士归弋阳山居(限姓名中用韵)。唐代。权德舆。 暂来城市意何如,却忆葛阳溪上居。不惮薄田输井税,自将嘉句著州闾。波翻极浦樯竿出,霜落秋郊树影疏。想到家山无俗侣,逢迎只是坐篮舆。
陶祠。清代。韩锡胙。 层叠山难画,渊明却赋归。兴因新秫酒,家有旧柴扉。祠瓦藤穿漏,碑书斧砺稀。滔滔江水阔,谁觉折腰非。
又柬卢浚明移居。明代。王立道。 葵藿心常切,移居近日华。门窥狭斜道,春傍上林花。守拙家四壁,多方书五车。清谈留客处,寒竹净交加。
乐府变十九首 其十三 莫州谣。明代。王世贞。 兄何在,南伐吴。弟何在,北幽都。老父何在,呼役夫。少妇具晨餔,大妇行唤姑。行唤姑,姑不起。溺床下,波瀰瀰。
之子何方去,荆江上渚宫。颇知君笔力,能嗣我宗风。
境熟拈来是,心圆触处通。赠之一转语,收了万年功。
李南卿西归求语以赠行山谷偈云八万四千关捩子与君一个锁匙开仆亦有一个锁匙谨以奉赠。唐代。王质。 之子何方去,荆江上渚宫。颇知君笔力,能嗣我宗风。境熟拈来是,心圆触处通。赠之一转语,收了万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