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满秋城闯水明,镜中滴露掌中零。曾雠新咏游花下,写寄城中石与丁。
忆水芙蓉木芙蓉寄西湖诸友 其二。唐代。释居简。 花满秋城闯水明,镜中滴露掌中零。曾雠新咏游花下,写寄城中石与丁。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山花子。五代。和凝。 莺锦蝉縠馥麝脐,轻裾花草晓烟迷。鸂鶒战金红掌坠,翠云低¤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春思半和芳草嫩,碧萋萋。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玉腕重,金扼臂,淡梳妆¤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佯弄红丝绳拂子,打檀郎。
九月末大风一夕遂安置火炉有感二首。宋代。张耒。 谪官两向黄州火,知是明年何处冬。须信炎凉相代至,亦知荣辱到头空。怨咨莫起天公念,燕坐何妨佛理通。更有墙边一樽酒,能于愁面放春红。
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则受其牒,不敢以闻。
送韩子师侍郎序。宋代。陈亮。 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则受其牒,不敢以闻。 明日出府,相与拥车下,道中至不可顿足。则冒禁行城上,累累不绝。拜且泣下,至有锁其喉自誓于公之前者。里巷小儿数十百辈罗马前,且泣下。君为之抆泪,告以君命决不应留;辄柴其关如不闻。 日且暮,度不可止,则夺剌史车置道旁,以民间小舆舁至梵严精舍,燃火风雪中围守之。其挟舟走行阙告丞相御史者,盖千数百人而未止。 又明日,回泊通波亭,乘间欲以舟去,百姓又相与拥之不置,溪流亦复堰断不可通。乡士大夫惧蚁蝼之微不足以回天听,委曲谕之,且却且行。久乃曰:“愿公徐行,天子且有诏矣。”公首肯之。道稍开,公疾驰径去。后来者咎其徒之不合舍去,责诮怒骂,不啻仇敌。 呜呼!大官,所尊也;民,所信也。所尊之劾如彼,而所信之情如此,吾亦不知公之政何如也,将从智者而问之。
少年游。清代。蒋春霖。 曲阑斜护柳边楼。人影漾帘钩。银烛光沈,檀槽语涩,拌醉不曾休。十年梦似朝云散,花落水空流。燕子归来,淡烟微雨,寂寞画春愁。
舟行即事。清代。张洵佳。 孤帆摇漾殢前津,到处鸿泥印爪新。迓我云山如胜友,泥他儿女学庖人。宵深警柝犹巡岸,风激横船欲碰身。任尔天寒心自暖,一舱团聚一家春。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三。明代。李贽。 我本老而好学,故随真人东行。两家并生才子,自然常聚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