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雨新足,绿野对柴扉。
晴日风景旷,暮春草木肥。
好鸟依林响,疲牛望舍归。
饷妇散田陌,桑间人语稀。
次韵和三兄田家。唐代。韩维。 东皋雨新足,绿野对柴扉。晴日风景旷,暮春草木肥。好鸟依林响,疲牛望舍归。饷妇散田陌,桑间人语稀。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除夜有感。明代。康麟。 旅馆萧条岁事阑,独凭杯酒强为欢。家林闲舍三年别,客路梅花几度看。春意又从今夕暖,宦情还似旧时寒。催人光景如流水,莫遣秋霜点鬓端。
落第后归山下旧居留别刘起居昆季。唐代。卢纶。 寂寞过朝昏,沈忧岂易论。有时空卜命,无事可酬恩。寄食依邻里,成家望子孙。风尘知世路,衰贱到君门。醉里因多感,愁中欲强言。花林逢废井,战地识荒园。怅别临晴野,悲春上古原。鸟归山外树,人过水边村。潘岳方称老,嵇康本厌喧。谁堪将落羽,回首仰飞翻。
仲春溪行即事。宋代。汪莘。 竹外夭桃分外明,一枝折得绕溪行。春风谁道全无主,胡蝶飞来花上争。
田家三首 其三。明代。黄淳耀。 田泥深处马蹄奔,县帖如雷过废村。见说抽丁多不惧,年荒已自鬻儿孙。
百香诗 其十二 渔舟。元代。郭居敬。 一棹翩翩活计长,五湖四海是家乡。朝来撑出柳阴去,冲落江花带雨香。
和刘柴桑寄袁道见怀一峰之意。明代。陈献章。 当年台城会,执手多踟蹰。四海一为别,寒暑逝不居。远意属罗浮,举头望匡庐。胡然金牛谷,奄忽成丘墟。蜕骨归复土,灵衿存为畬。庶几百代下,攀驾以忘劬。袁侯西江英,好德眼中无。尺素每欲近,十年不作疏。磨剑患不快,快则随所须。永愿磨此心,恢恢快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