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隗山前一老翁,幸分州契接群公。
饮豪肯放兵先北,论合须欣水必东。
坐对华灯燃宝檠,行看红艳发珍丛。
良辰胜事从兹始,嘉与吾民乐岁丰。
奉和乐道席上见诒。唐代。韩维。 大隗山前一老翁,幸分州契接群公。饮豪肯放兵先北,论合须欣水必东。坐对华灯燃宝檠,行看红艳发珍丛。良辰胜事从兹始,嘉与吾民乐岁丰。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光泽朱君挽词四首。宋代。林亦之。 为官长者得声名,唯诺公堂如父兄。欲作汝南耆旧传,不须多语尽平生。
如梦令 离情四首 其一。明代。宋琬。 刚到凤凰台上。无那骊驹三唱。愿作博山炉,魂逐沈烟游飏。罗帐。罗帐。高筑愁城千丈。
笔次。宋代。宋祁。 菱花照鬓感流年,始觉空名尽偶然。十掷成犍宁是拙,一丸求药浪图仙。位卑司败无言责,事少当关许晏眠。上此隳官堪自劾,不烦公掾更平镌。
临江仙 其二。近现代。许宝蘅。 从此春郊闲觅醉,鸟声和我余欢。东风吹出百花团。晴光罨蔼,妆点好溪山。伯是清明寒食节,石泉槐火无端。春愁如水又回还。绿波时皱,底事与卿干。
连日霪霖此夜乾,满天星月照虚坛。灵风微动飘钟磬,清露斜飞湿佩冠。
祈报有常群物阜,幽明无间寸心丹。山林野客知何幸,亦入鸳行列后班。
洪武甲子中秋夜祀风雷山川前此积雨是夜晴霁喜而赋诗以志云。唐代。王翰。 连日霪霖此夜乾,满天星月照虚坛。灵风微动飘钟磬,清露斜飞湿佩冠。祈报有常群物阜,幽明无间寸心丹。山林野客知何幸,亦入鸳行列后班。
挽刘母王宜人二首。宋代。刘克庄。 原上车千两,倾城出送终。孟邻怀旧好,防墓怆新封。鹤吊孤峰顶,牛鸣半驿中。会携刍一束,自往唁林宗。
广南韩公舶使致龙涎香三种数珠一串戏赠。宋代。曾几。 花气薰肌郁郁,贯珠入手累累。想见范公和处,绝胜乃祖偷时。
琵琶仙 送朱敬斋还江阴。清代。朱祖谋。 残酒辞春,渺千里、岸草征袍同色。离绪轻结,柔杨丝丝怨行客。茸帽底、暄风暗咽,荡愁满、乱云江国。越缦离声,吴艭俊约,须记今夕。是蛮海、飘泊归来,甚临别、天涯又寒食。颠倒玉觞无味,苦低垂头白。人意比、飞花更懒,怕隔年、冷了词笔。好趁蒌甲光阴,醉君重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