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爱公家好弟兄,忠言直道友于情。心期光禄朝中驾,目断将军塞上旌。
埤堄高风回过雁,琵琶宵寂语流莺。共欣出处非它辙,报国诚身各自行。
寄庆州德孺待制。唐代。韩维。 常爱公家好弟兄,忠言直道友于情。心期光禄朝中驾,目断将军塞上旌。埤堄高风回过雁,琵琶宵寂语流莺。共欣出处非它辙,报国诚身各自行。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登三乡寺阁。宋代。蔡襄。 历览宜阳道,披轩临朔风。地疑尘世外,人尽画图中。岩曲疏钟答,村前小彴通。水烟寒更白,山气晓微红。游宦真浮梗,流年似转蓬。长怀无所寄,尽日送归鸿。
题赵氏别墅图。明代。翟溥福。 昔闻德裕擅平原,今见东皋地更偏。绕室桑麻春带雨,满畦芝术晓凝烟。银丝细鲙临池斫,粟粒新茶汲涧煎。卒岁优游无一事,笑人刚被利名牵。
满江红 薄暮碧桃花下。清代。樊增祥。 天碧云横,映夕照、深掩翠帷。纹窗外、碧桃含笑,薄云燕支。静女羞回红粉靥,仙姝争试茜罗衣。看树头、天际两般霞,交映时。循苔径,沿碧溪。藉幽草,绕疏篱。挈景仁茶具,来就花枝。三月绿阴生子晚,一奁红雪靧儿迟。又小楼、一桁绣帘斜,双燕归。
临江仙。宋代。朱敦儒。 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尘劳何事最相亲。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匆匆西沈。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
韦侍郎挽词 其一。宋代。徐积。 彻殡哀铃动,蒙棺素币舒。明旌先启路,画翣侧随车。长夜玄堂近,平生燕坐虚。须臾泉户阖,挽绋且徐徐。
逢范景仁李审言二谏议。宋代。刘敞。 怪来原隰满光华,不意相逢天一涯。久别班荆情未易,少留倾盖日空斜。山连木叶千峰雪,地逼龙城万里沙。深愧壮心轻远适,自嫌憔悴听悲笳。
赠别表兄韦卿。唐代。权德舆。 新读兵书事护羌,腰间宝剑映金章。少年百战应轻别,莫笑儒生泪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