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果繁霜后,甘甜半自零。忽惊林色曙,零落见残星。
城西书事五首 其二。唐代。韩维。 朱果繁霜后,甘甜半自零。忽惊林色曙,零落见残星。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饯梅。宋代。许棐。 十日九风雪,差见今春寒。梅花办归计,一点心欲酸。所秉太孤洁,有此末路难。来年复相见,一笑贺平安。
赠陈处士。唐代。吕岩。 青霄一路少人行,休话兴亡事不成。金榜因何无姓字,玉都必是有仙名。云归入海龙千尺,云满长空鹤一声。深谢宋朝明圣主,解书丹诏诏先生。
招隐五首 其一。明代。刘基。 浮景无根株,逝川不可留。昨日瑶草春,今朝蓬梗秋。鼎食岂不美,酖毒潜戈矛。华轩岂不贵,长路能摧辀。子胥弃吴江,屈原赴湘流。韩彭竟菹醢,萧樊亦累囚。何如张子房,脱屣万户侯。深韬黄石略,去从赤松游。
生查子·重叶梅。宋代。辛弃疾。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赠袁了凡。明代。杨起元。 自从晓事来,知子海内杰。敢以文字知,屈在弟子列。茅茹本同根,泰拔自连结。皇皇惟我祖,开天秉全哲。圣道渐休明,中天行日月。会使邹鲁传,大转唐虞辙。精卫海可填,愚公山可缺。如何悠且久,万物不成设。知子抱兹独,我亦不自洁。默默中情孚,且喜未孤孑。绾符虽近县,何由策蹇劣。
二十七日既浴于乾明庵负暄久之诗示住庵。宋代。赵蕃。 天公于人元不负,书生何用深追咎。无衣还可卒岁无,我有大裘听汝覆。吾家缚屋依山址,晏斋之前仅盈咫。霜飚卷席不畏渠,羲驭停车吾事已。有时携书唤儿曹,坐来和气生发毛。眼眵岂待金篦刮,背痒不借麻姑搔。今年谁令落湖尾,塞向墐户殊未止。移床也拟傍晨光,蓬勃如烟纷欲眯。今我怀抱不自聊,归爇生薪翻緼袍。人间万事固绝望,天赐一暖谁相要。兹晨归闷忽念浴,试觅僧庐渡乔木。道人见客如昔游,为煮清泉注万斛。须臾一洗垢且空,渐觉表里俱冲融。清虚日来滓秽去,吾貌可瘠神当丰。起寻冠服风动腋,却向茅檐亲野日。恍然堕我晏斋前,鸟语不闻山四寂。道人领客殊忘仙,茗盌炉共閒燕。为言炙背颇乐否,此味可须天子献。
深静堂。宋代。李处全。 鼎来朱墨苦难逃,两夕山中暂释劳。野岫拥檐青巀嵲,回塘足雨绿週遭。繙经深院心宜静,远迹红尘意自高。漫把新篇供写物,么麽好敢说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