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卒金华业,俄闻卤簿行。音容如夙昔,文雅是平生。
偃蹇丹旌动,徘徊素骥鸣。霜风九京路,凄怆国人情。
仆射高文庄公挽辞三首 其三。唐代。韩维。 未卒金华业,俄闻卤簿行。音容如夙昔,文雅是平生。偃蹇丹旌动,徘徊素骥鸣。霜风九京路,凄怆国人情。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次王仲衡尚书韵。宋代。陈造。 著脚功名马络头,人生君所几居州。惟公德操朱弦直,映世冰壶白月秋。久已短长冥尺寸,可须肮脏羡伊优。即今千里讴谣地,赢得挥斤五凤楼。
杂兴二首 其二。宋代。叶茵。 七十云古希,予年三之二。来景殊无多,那复就枯瘁。窘步惊畏途,抚心慨时事。何以怡馀生,一日委一醉。
题方用方林塘幽趣图。明代。郑关。 何处发清兴,林塘横绝标。羡君林塘有幽趣,为君醉作林塘谣。我为林塘吟,尔得林塘乐。长风捲雨白日来,池瀑淙淙向人落。三峡长江动地回,摇波转汐送林隈。当窗屴崱翠可爱,百尺芙蓉天外开。寒梅水竹连芳野,鸂鶒凫鹥满沙墅。丰草能为冬夏青,飞云不管晨昏度。坐来谷籁飘林樾,清景令人爽毛骨。为君去此谢浮名,还山却扫林塘月。
喜梁文冠至。明代。陈宪章。 驻桨梅村夜,风光胜早春。直知花是路,不觉月随身。草木皆知旧,江湖多贱贫。短蓑来往数,等是最闲人。
辰溪晓泛五首 其三。明代。薛瑄。 怪石双崖峻,秋江一道平。榜人皆异语,岸鸟亦殊声。洞户编茅小,蛮舟刳木轻。虽惊风土异,重喜万方清。
寄题道州月岩和钱使君。明代。卢龙云。 空山圆月挂岩阿,光霁由来此地多。近水楼台开宝镜,广寒宫阙傍银河。乌啼绕树疏星晓,兔魄当杯浊酒歌。坐久天香云外落,玉笙几度醉嫦娥。
得归。宋代。方岳。 日日言归始得归,归欤好在旧牛衣。青山未害欠诗屋,白鸟倘能看钓矶。欲问古人今在否,不知吾道是耶非。里中父老如相过,应叹艰难带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