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魄应游沛,空嗟庙貌残。
苍碑火剥裂,画壁雨兰干。
帐幙虚风肃,松槐白日寒。
升堂欲进拜,犹怯戴儒冠。
谒汉高帝庙。唐代。韩维。 魂魄应游沛,空嗟庙貌残。苍碑火剥裂,画壁雨兰干。帐幙虚风肃,松槐白日寒。升堂欲进拜,犹怯戴儒冠。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送知府张路钤还阙。宋代。晁说之。 櫜戈未肯下灵州,白马将军今白头。将军父子重儒术,坐有绿衣人则休。六年谣颂流圁洛,卧使雕山添岞崿。看山饮水无一事,日俸岁饥欣自若。匹马飘飘朝九天,晚交送别亦潸然。烦君去路望嵩少,猿鹤相思端可怜。
病足二首 其一。明代。管讷。 移榻西轩下,翛然意自清。焚香终日坐,好鸟隔窗鸣。文墨容疏懒,宾朋失送迎。自惭犹禄仕,那得此身轻。
白虎行。宋代。周端臣。 女脩玄鸟开嬴始,附庸于周自非子。由襄寖强三十世,末命昭庄踰崛起。杀降溅血长平坑,返戈尽篡天王城。黩兵不戢恃彊大,物忌太盛终当倾。邯郸贾人识奇货,发谋不惜千金破。窈窕尊前歌舞人,腹中已孕秦家祸。怙势陵威奋馀烈,怨气愁声九州裂。虎暴狼贪天使然,六国未灭嬴先灭。天道何曾长助彊,岂知用柔能胜刚。君不见后来项羽战无敌,却使山河归汉王。
田蛙歌。宋代。罗椅。 暇蟆,暇蟆,汝本吾田蛙。渴饮吾稻根水,饥食吾禾穟花。池塘雨初霁,篱落月半斜。啁啁又向他人叫,使我惆怅悲无涯。暇蟆对我说,使君休怨嗟。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换一年。休怨嗟,休怨嗟。明年此日君见我,不知又是谁田蛙。
送王仲安归武昌。宋代。姚勉。 武昌洲畔去,端不为鱼肥。要起初平石,同娱莱子衣。夜长秋雨急,天阔白云飞。何日鹊乌喜,北风鸿雁归。
灵岩寂庵辩才师有罗汉树一株移自台岳托根木香架下颇妨成长因寄沈水香往易之。宋代。谢伋。 台岳石为梁,苔滑水湍激。应真所游处,林杪飞杖锡。遂令山木閒,变现如所历。扶疏冠琪玉,不受霜雪滴。当其含蕊时,知状曾目击。端如尊者相,相呈咸可觌。掌合貌甚恭,头光不加幂。升高真蹑虚,集菀聊憩寂。枝栖过三宿,神通渺难测。不于下成蹊,俗眼何曾识。四皓共木奴,大槐荫土国。孰非梦幻閒,昧者徒自惑。况此方广徒,衲身岂人力。我有一瓣香,敬为千百亿。漂摇风雨中,此地何偪仄。向来专一丘,不受山庭勒。盘踞来药寮,使我亲封植。清泉堪晚漱,甘露充朝食。埽除有浮屠,高下宜降陟。稽首达声闻,应供毋难色。
送郑通判还襄阳。明代。丘浚。 我昔游新河,君时犹未冠。有如金在镕,气燄巳光烂。京华再见之,风采殊旧观。青松既出壑,势愈凌霄汉。对庭违夙心,佐郡试新宦。政声如江潮,日日临堤岸。况当有事秋,一日百趣办。事机纷以沓,无不迎刃断。骥足虽可展,犹自困羁绊。去去宜努力,莫起贤劳叹。时方需异材,九重正宵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