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如宝匣开明镜,散逐金刀落素丝。
我为南来多内热,径呼玉筋尽三卮。
蒙以诗惠水晶鱠次韵答谢。唐代。韩维。 凝如宝匣开明镜,散逐金刀落素丝。我为南来多内热,径呼玉筋尽三卮。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曲江见杏花。明代。朱诚泳。 隔岸依稀见早霞,酒帘摇处两三家。马头駊騀行来近,始见前村有杏花。
礼部诸曹丈携尊万松庵。明代。王世贞。 把袂堪吾党,鸣珂起倦身。相逢散花地,俱是握兰人。薄酒交从厚,清言具不贫。春卿芳署里,自昔和阳春。
和康南海元日与门生谈国事。清代。沈瑜庆。 祭诗兼办送穷文,元日新词付与君。同岁相看吾亦老,及门犹在子何云。小楼听雨波添绿,广坐吟梅洒半醺。忍死来还天有意,商量中说待河汾。
哭二罗。宋代。周紫芝。 平生交友怀三益,晚岁悲酸吊二罗。地下忽埋双白璧,人间真是一南柯。篇章零落知谁管,人物风流竟若何。未有只鸡浇斗酒,空令老泪作倾河。
读书山中季弟携具见过。明代。高攀龙。 山中读易罢,临风弄瑶琴。丝桐感忧思,无言对岖嵚。有弟爱吾趣,挈壶远相寻。翩翩求羊侣,林下成盍簪。火轮忽衔山,兰地生清阴。崇云星布锦,皓月波流金。融融酒中意,悠悠尘外心。道胜迹自超,虑澹乐非淫。荥名有衰歇,清和良可任。
湖上送徐子与使君。明代。宗臣。 别君金马门,逢君大河阳。相看动惆怅,涕泪沾衣裳。斗酒且为乐,清歌夜未央。念子远行役,道路一何长。严冬万木落,白露为玄霜。摇落怆中怀,起视明月光。携手复行行,南北各一方。风波不自保,天地遥相望。念此伤我心,对酒不尽觞。愿为双黄鹄,与子共翱翔。
徐用中寓松风阁诗以为问。明代。邵宝。 舞雩何处问高坛,松阁春风晚带寒。病起不须操几杖,诗成刚在凭阑干。榻缘徐孺初教下,垆为王郎试索看。我欲坐君听古调,隔墙还有玉千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