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将萧酒与温醇,敌尽千花百草春。
欲赋清诗写深愿,却疑潜笑白头人。
黄莲花。唐代。韩维。 只将萧酒与温醇,敌尽千花百草春。欲赋清诗写深愿,却疑潜笑白头人。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病不出门诗柬孙白轩毛芳谷范听庵三君。清代。钱清履。 闻道吴阊二月天,清明时节起新烟。塘桥绿水寻花柳,湖舫红镫醉管弦。忆昨闲情曾玩赏,知君胜地更留连。自怜跂脚南窗下,空梦珠楼绮阁边。
宿净寺四首 其二。明代。王守仁。 常苦人间不尽愁,每拚须是入山休。若为此夜山中宿,犹自中宵煎百忧。百战西江方底定,六飞南甸尚淹留。何人真有回天力,诸老能无取日谋?
沈辰州前辈解官归会稽予属稚蘅写归去来辞意送之并题一诗以坚其志。清代。张修府。 仕宦慕归隐,渊明独千秋。先几烛世变,匪直耽林邱。先生志康济,本异沈冥俦。一麾寄边重,恢抱无近猷。群阴互构难,特立回狂流。不争赫赫名,舆人遍歌讴。时危重进退,道大轻恩仇。郡符一朝解,萧然郁林舟。长沙住币月,归兴难淹留。祖道二三子,古欢豁离愁。画师出新稿,如入柴桑游。琴尊置疏落,松鞠环清幽。读书得大意,神交在前修。行藏古今合,讵论踪迹侔。彼哉受形役,名利从羁囚。见事一不决,夜行无时休。矧兹燎原祸,厝火由人谋。滔滔不知返,非徒折腰羞。愿君保晚节,养真越山陬。有书插盈架,有秫收满篝。僻居胜南村,素心话绸缪。佳儿迈通子,传经得箕裘。岂曰痼泉石,国恩终当酬。待时善乘化,此乐逾王侯。羡君益自愧,世网轻身投。负米梗无路,一官落蛮州。万事等刍狗,思亲泪难收。得归誓投劾,没齿依松楸。苟慰菽水愿,荣名本浮沤。从吾师丈人,田水听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