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契多惭国士知,交欢重喜故人期。
莫辞日嚼千觞酒,况值春归百卉枝。
披竹共寻前会处,插花仍学少年时。
词章褒纪明情重,坐讽行吟刻屡移。
化光殿丞谒告还里某数奉游集蒙赋诗道旧辄依。唐代。韩维。 定契多惭国士知,交欢重喜故人期。莫辞日嚼千觞酒,况值春归百卉枝。披竹共寻前会处,插花仍学少年时。词章褒纪明情重,坐讽行吟刻屡移。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洛下雪中频与刘李二宾客宴集,因寄汴州李尚书。唐代。白居易。 水南水北雪纷纷,雪里欢游莫厌频。日日暗来唯老病,年年少去是交亲。碧毡帐暖梅花湿,红燎炉香竹叶春。今日邹枚俱在洛,梁园置酒召何人。
雨中喜云渠李子过访山庄 其二。明代。王廷陈。 相隔秪旬月,今逢素发繁。春林黄鸟集,晚岫白云屯。韶景惜遄逝,昵交嗟仅存。留君宵共寐,往事梦中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馀字。唐代。萧至忠。 望幸三秋暮,登高九日初。朱旗巡汉苑,翠帟俯秦墟。宠极萸房遍,恩深菊酎馀。承欢何以答,万亿奉宸居。
求初老墨梅。宋代。释祖可。 手开玉玺心希有,乃得横烟冰雪枝。枯木堂中安用许,适堪病眼发新诗。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唐代。卢纶。 同作金门献赋人,二年悲见故园春。到阙不沾新雨露,还家空带旧风尘。杂花飞尽柳阴阴,官路逶迤绿草深。对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两乡心。出关愁暮一沾裳,满野蓬生古战场。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谁怜苦志已三冬,却欲躬耕学老农。流水白云寻不尽,期君何处得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