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走马还相寻,西楼下夕阴。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高阁歌声远,重关柳色深。夜闲须尽醉,莫负百年心。
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唐代。王昌龄。 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走马还相寻,西楼下夕阴。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高阁歌声远,重关柳色深。夜闲须尽醉,莫负百年心。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山中逢顾山甫不得过访。明代。张元凯。 山人以山字,在世辞世諠。不改箪瓢乐,而为风雅言。庞公鹿门宅,陶令柴桑园。地僻杳难到,白云空飞翻。
环翠轩。宋代。杨介。 一上十馀里,携筇始可寻。山形三面合,林影四边深。壁暗苔争长,阶荒草乱侵。凭高独览处,烟霭满衣襟。
宿隐静寺上人。唐代。周贺。 一宿五峰杯度寺,虚廊中夜磬声分。疏林未落上方月,深涧忽生平地云。幽鸟背泉栖静境,远人当烛想遗文。暂来此地歇劳足,望断故山沧海濆。
秋夜书怀。宋代。刘应时。 金行肃物岁功成,银汉西斜夜气清。淡月似为吾辈款,短檠深见古人情。候虫促织巧能语,露叶堕林微有声。自笑何为法天运,只将心事卜前程。
湖山小隐二首。宋代。林逋。 闲搭纶巾拥缥囊,此心随分识兴亡。黑头为相虽无谓,白眼看人亦未妨。云喷石花生剑壁,雨敲松子落琴床。清猿幽鸟遥相叫,数笔湖山又夕阳。
纳粟。唐代。白居易。 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家人不待晓,场上张灯烛。扬簸净如珠,一车三十斛。犹忧纳不中,鞭责及僮仆。昔余谬从事,内愧才不足。连授四命官,坐尸十年禄。常闻古人语,损益周必复。今日谅甘心,还他太仓谷。
落叶。清代。陆祖瀛。 落叶萧萧百卉非,小园终日掩柴扉。梧阶露冷寒螀咽,豆圃烟荒瘦蝶飞。病里每嫌秋寂寂,愁中况值雨霏霏。夜深时觉眠难稳,恼听邻机织未稀。